武则天临终前,见一80岁老头跑到她床前,大喊道:狄仁杰骗了我。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当时已历仕数朝的老臣姚崇,他此刻的呐喊,并非真的指责狄公,而是对一段复杂往事的深切感慨,也是对那位曾经重用自己、如今生命垂危的女皇帝的一种别样告别。 姚崇的仕途与武则天紧密相连,他并非一开始就位极人臣,早年甚至以武艺见长,二十岁才开始潜心修文。 公元675年,太子李弘猝死,二十四岁的姚崇被选为“挽郎”,这才得以入仕,公元696年,契丹侵扰河北,姚崇在处理这场危机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干,其从容应对的姿态深受武则天赏识,被擢升为夏官侍郎。 两年后,他便凭借自身才能和武则天的提携,一跃成为宰相,可以说,没有武则天,很可能就没有后来位极人臣的姚崇。 武则天对姚崇的信任有目共睹,即便在姚崇因得罪其男宠不得已离开朝堂时,她仍让他举荐宰相人选,姚崇推举了张柬之,武则天随即应允。 然而,朝堂风云变幻,武则天晚年,政权陷入动荡,她病重时,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联合发动了著名的“神龙政变”,诛杀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复位。 姚崇当时恰好在京城,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此事,政变成功后,李唐光复,文武百官欢欣鼓舞,庆祝武则天退位,但在众人一片欢呼声中,唯独姚崇当众痛哭流涕。 这不合时宜的哭泣引得旁人诧异,张柬之甚至提醒他此举可能招祸,姚崇的解释是,自己虽参与政变,但功劳不大,与武则天君臣一场,至此分别,不禁感伤,这番涕泣,武则天默默看在眼里。 姚崇的眼泪,远非简单的感情用事,一年后,局势的发展印证了他的深远考量,唐中宗李显复位后,政权并未彻底稳固,其妻韦皇后与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等人逐渐掌控大权。 当初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的核心功臣五人,遭到了武三思等人的残酷清算和报复,或遭流放惨死,或被迫害致死,几乎无一善终。 而姚崇,却因当年在武则天退位时那场公开的痛哭,被视为念及旧情、并非彻底背弃武周势力之人,这反而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成了他的“护身符”,使他得以幸免于难。 甚至在后来的唐睿宗、唐玄宗朝继续受到重用,甚至三度拜相,成为开创“开元盛世”的关键人物之一,被誉为“救时宰相”。 姚崇的这段经历,给我们展示了历史人物处境的复杂性。他是一位深谙为官之道、懂得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的智者,他的哭泣,既是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对政治风险的清醒预判和巧妙应对。 他后来的政治成就,也证明了他并非仅是明哲保身之辈,而是确有经世治国之才,姚崇的故事,至今仍能让人感受到历史进程中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时的无奈与智慧。
武则天临终前,见一80岁老头跑到她床前,大喊道:狄仁杰骗了我。 这位白发苍苍
醉波玩转世界
2025-09-09 16:41:24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