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的靠山是俄罗斯,不是中国,中亚五国的老大也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中国身后没有

史鉴奇谈 2025-09-09 10:57:19

朝鲜的靠山是俄罗斯,不是中国,中亚五国的老大也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中国身后没有“小弟”,连巴基斯坦都不算,原因很简单,中国不搞结盟!   你说朝鲜靠俄罗斯?中亚五国和俄罗斯关系更近?这其实恰恰反映出中国不寻求势力范围、不搞传统地缘政治博弈的立场。中国没兴趣收“小弟”,因为那种依附关系本身就暗含着不平等。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追求的是平等伙伴之间的共同发展。就像对巴基斯坦,中巴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但中国并不将其视为附庸,而是相互尊重的合作者。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RCEP等多边框架,与各国建立的是互利共赢的经贸纽带,而非军事政治同盟的捆绑。   美国满世界拉盟友搞“小圈子”,从“四方机制”到“芯片联盟”,看似前呼后拥,实则内部分歧不断。韩国被迫限制对华出口后贸易逆差激增,欧洲国家也常强调在对华问题上要保持自主。这种联盟往往需要成员牺牲自身利益去迎合主导国。中国则通过不结盟策略避开了这种内耗,反而赢得了更广阔灵活的外交空间。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中国能基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发声,不必被盟约绑架。   中国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风格,在实践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当美国在联大会议上对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决议投下反对票、甚至无端指责时,中国能理直气壮地指出美国“不受欢迎”,因为其行为“破坏团结合作、挑动分裂对抗”。中国支持联合国同区域组织加强合作,认为这“顺应了多边主义的历史潮流,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心声”。   经济上,中国的不结盟策略同样收获了巨大成功。“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广泛参与,因为它不强迫国家选边站。中国凭借强大的制造业和市场规模,成为全球众多国家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即便美国施加压力,许多国家仍基于自身利益与中国保持合作。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3225亿美元,便是生动例证。这种以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合作模式,比依靠盟约维持的关系更为稳固和持久。   当然,不结盟不意味着孤立。中国积极参与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等多边平台,但这些平台恪守“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致力于务实合作。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单边制裁。王毅外长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那句“如果美方执意打压,中国必将奉陪到底”,清晰展现了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这种底气正来源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战略自主。   中国的选择证明了一点:在国际舞台上,真正的影响力并非来自麾下盟友的数量,而是源于自身的发展成就、合作诚意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秉持的公正立场。中国不搞结盟,却朋友满天下;不称霸,却持续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这条路,中国走得很稳,也走出了特色。

0 阅读: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