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奇怪,二战的时候,日本人都没打下中国,怎么会去轰炸美军的珍珠港,难道日本没有一个明白人?答案很讽刺:日本海军大部分人都知道日本打不过美国佬。 1941年12月7日清晨,在夏威夷瓦胡岛珍珠港上空,阴云密布。 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大将,在万里之外的旗舰“长门”号战列舰上,收到了那封改变世界历史的暗语电报。 “虎!虎!虎!”奇袭成功的信号。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太平洋舰队“战列舰大街”已陷入一片火海与爆炸的炼狱。 这场震惊世界的偷袭,将孤立主义的美国彻底拖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部狂妄地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 然而,中国军民出乎意料的顽强抵抗,将这场侵略迅速拖入了持久战的泥沼。 辽阔的中国战场,贪婪地吞噬着日本的兵力、装备和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 日军虽占领了东部沿海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却深陷于广袤的农村和山地游击战的汪洋大海之中,无法建立有效统治。 战争机器高速运转,带来的不是胜利的果实,而是日益枯竭的国库和捉襟见肘的物资供应。 这场“中国事变”,早已偏离了速战速决的初衷,演变成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 资源,尤其是石油和钢铁,是维系现代战争机器的命脉。 而资源贫瘠的日本本土,恰恰极度缺乏这些战略物资。 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尚能依赖从美国及东南亚地区的进口勉强维持。 然而,随着日军在华暴行日益昭彰,尤其是1937年南京事件后,国际舆论哗然,美国国内对日态度逐渐转向强硬。 1940年,美国开始对日本实施逐步升级的经济制裁,先是限制废钢铁出口,随后冻结日本在美资产。 1941年7月,美国联合英国、荷兰,对日本实行全面石油禁运。 据日本内部评估,石油储备仅能支撑海军舰队高强度作战约一年,甚至更短。 没有石油,庞大的联合舰队将成为漂浮的废铁,陆军机械化部队将寸步难行,整个战争体系将面临崩溃。 资源困境,成为压垮日本帝国扩张野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在中国战场深陷泥潭和资源生命线被掐断的双重绝境,日本军国主义高层陷入了歇斯底里的“困兽之斗”。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为代表的部分海军将领,深知美国的恐怖工业潜力。 山本曾在美国担任武官,亲眼目睹过底特律的汽车流水线和德克萨斯的油田,他警告同僚:“美国的工业产能是日本的十倍,石油产量是日本的百倍。一旦开战,日本最多只能支撑一年半。” 然而,在军部“下克上”风气弥漫、陆军势力膨胀的狂热氛围中,理性的声音被斥为“懦弱”而遭压制。 陆军强硬派和部分海军激进分子主导了决策,他们提出“南进战略”。 放弃北上进攻苏联的念头,转而南下夺取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特别是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油田和英属马来亚的橡胶、锡矿。 然而,“南进”之路布满荆棘。 东南亚是欧美列强的传统势力范围。 荷属东印度是荷兰殖民地,法属印度 支 那已被日本渗透但名义上仍属法国,而英国则控制着马来亚、新加坡和缅甸。 最关键的是,美国控制着菲律宾群岛,地理位置如同楔子般嵌入日本本土与东南亚资源区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日本海军高层发现一旦启动“南进”,与英美,尤其是与美国的正面冲突将不可避免。 因此,要确保“南进”成功,必须首先拔除或重创美国在太平洋的海上力量核心,驻扎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 一场针对珍珠港的奇袭计划,在山本五十六的力主下,开始酝酿。 日本海军参谋们制定了一个精密而冒险的四步计划,核心在于利用战术奇袭换取短暂的战略窗口期。 珍珠港雷霆一击,趁势席卷南洋,构筑“绝对国防圈”,以战迫和。 这个计划,是日本当时所能构想出的“最优解”。 它体现了日本军部对战术突袭能力的自信,也暴露了对美国战争潜力和国民意志的严重误判。 他们低估了美国在遭受奇耻大辱后所爆发出的愤怒与团结。 珍珠港的硝烟尚未散尽,孤立主义一夜之间烟消云散,美国庞大的工业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动起来。 正如山本五十六所忧惧的那样,美国的战争潜力被惊醒,爆发的能量远超东京决策者最悲观的预估。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珍珠港袭击本身也未能达成其核心战术目标。 当日美军的三艘航空母舰恰巧不在港内,躲过一劫。 虽然多艘战列舰被击沉或重创,但太平洋舰队的航母力量得以保存,并迅速成为反击的核心。 美国损失的舰船,迅速得到补充甚至超越。 而日本在最初的战术胜利后,很快发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决心坚定、资源无穷且科技飞速进步的对手。 中途岛海战的惨败,宣告了日本海军攻势的终结和战略主动权的丧失。 随后的跳岛作战,日本精心构筑的“绝对国防圈”土崩瓦解。 所谓的“迫使美国谈判”的幻想,在冲绳的血战和广岛、长崎的蘑菇云中彻底破灭。 主要信源:(和讯新闻——“间谍之王”对日本人不打自招,竟是为掩护中共情报机构!但绝密...)
事实上日本自从进军中国就一直依赖中国的资源来对付中国。说白了就是以战养战,恰恰当时中国生产力低下,无法满足日本大规模军事行动,所以才会被拖入长久战的泥沼。战争后期随着中国生产力逐渐提高,中国方面的军事实力逐渐提高,但日本方面却由于三光政策几乎失去了生产力。所以最后战局才逐渐扭转。
用户16xxx01
日本一直是美国养的狗,早期是为了平衡沙俄及苏联。中国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和珍珠港事件爆发前侵华战争都是美国出钱出物资的。如果日本不入侵华北,美国还会一直支持日本,以平衡苏联影响。
用户80xxx03 回复 09-10 10:07
历史不行就多读书,即使查个百度也比你这无知乱叫强。连日本明治维新起因的黑船事件都不懂,还大言不惭,真tm丢人
乌贼大聪明 回复 用户80xxx03 09-10 13:21
×××21说的没错。
光中晨琴
日本人就是奇葩,以前.918前日本认为打不过中国,但他们不是发动了七七侵华事变和918等,所以明知打不过美国人,还是炸了珍珠港,日本人也希望当时在中国发生的奇迹还会发生
珞珈兰 回复 09-10 14:36
对头,两次以小博大,都成功了,助长了日本的侥幸心理。美国那时候纸面实力厉害,但没有人跟他真正碰过啊。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09-10 22:23
被中国压了1000多年,甲午海战突然轻松战胜了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2亿两白银的赔款和大量的割地,海量资源直接加速了明治维新后的工业化产业升级。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加速渗透东北,张学良撤出东北后,到918之前,日本实际上已经时控东北。东西赢来得太简单,就容易飘,接下来就是赌博成瘾……
用户15xxx16
日本士兵效愚忠,准备细,战术强,但岛国格局,就象下围棋只会占一角,想不了三步,无战略脑,明知打不过还总想蛇吞象。
大楚
孤立主义是编人的!美犹操纵了一切!
琁嗲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不得不! 事实上,日本军方领袖几乎没有人认为他们能战胜美国,但他们不得不选择开战。 一方面是美国在二战的态度倾向性越来越明显,对日本施行越来越严厉的制裁;另一方面,中国加入租借法案。 1941年5月,中国加入租借法案,当年从美国获得拨款1.45亿美元,另有2600万美元的各类物资(这笔钱和物资大致相当于当时5艘满编的大黄蜂号航母,或者5000辆M4谢尔曼)。 这意味着日军在中国的侵略将受到重大挫折,日军在中国巨大的装备优势将被快速削弱,甚至可能处于劣势。 所以,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 我们国内普遍没有把租借法案和偷袭珍珠港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或者是刻意为之而已。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09-10 22:30
实际上日本和德国法西斯都亡于石油枯竭
琁嗲 回复 夜半钟声到破船 09-10 23:19
确实可以这样说! 德日战败前他们的燃油已经根本供不上了,日本被迫使用劣质燃油,使用这种劣质油后舰船和其它使用燃油的武器装备性能巨降,动不动趴窝。 德国更惨,盟军打进柏林时,他们绝大部分用油的武器都早就因为缺燃料动不了了。 不过说实话,美国搞出并使用原子弹,这场战争基本上就结束了。这个东西对人的心理打击太大,让人觉得顽抗甚至会种族毁灭,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家乡脑袋上会不会被扔一颗。
懒猫
呀呀,我们中国也有油田的,大庆油田小日本怎么不探测开发呢?[并不简单]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09-10 22:54
当时油田地质学的主流,还是海生石油理论,国际上一度认为中国是一个贫油国,直到1941年李四光提出陆生石油理论,认为这些沉积岩盆地里,有可能汇聚油气资源,但当时理论并不主流,小日子之前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在松辽盆地粗略试了下,勘探密集度和深度都不够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09-10 22:41
当年大庆出油的新闻,让小日子捶足顿胸好吧,出油点离当年的勘探点只有几公里
用户10xxx27
小日本是丧心病狂,美国是老谋深算,现在又成了主仆,狼狈为奸。
警旗下的誓言
这么说吧!反推一下,很有可能是美国把握住了世界战争局势的走向,战争也接近尾声了,需要一个超级领袖,美国想做那个霸主,可是师出无名,所以美国也只能让日本偷袭珍珠港,然后美国下场来主导世界格局。
江东曹氏
日本在40前后已经进入两难的境地,继续战争能源已枯竭无法继续支持,不继续战争意味着失败面临战后赔偿。为了掠夺战争资源要么北上攻打苏联,但之前被苏联教训出了阴影,不敢继续北上。南下掠夺东南亚资源,意味着侵蚀英美利益。经过考量日本认为南下翻盘的可能性大些,通过偷袭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能够赢得2年左右的时间侵占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资源继续为战争服务,同时期望德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能拖住美国。
用户79xxx75
赌徒的思维
花开富贵
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人还会再来的
用户10xxx66 回复 09-10 12:25
完全正确。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09-10 22:37
既然知道,为什么要等他再来一次
刚果骚骚猴
警惕日本的军事冒险,偷袭成性
豌豆
赌徒心理,当年豪赌甲午战争,然后是日俄战争,都赢了。心理极度膨胀,结果踩到铁板上了。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09-10 22:36
日俄战争惨胜,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倒是把毛子赶出了东北
用户10xxx17 回复 09-10 19:29
日俄战争赢了,但是俄国还是占领北方四岛,也没有赔钱。全靠甲午海战,清政府和民国政府赔款,然后是美国的大力扶持,
伊春通哥
珍珠岛是美国跟日本设计一个圈套,美国其实早就想参战,只是没有理由
住校学生 回复 09-10 09:01
[捂脸哭]
夜半钟声到破船 回复 09-10 22:31
那就错了,没有利益谁想开战
冰雪紫芝恋
日本没有橡胶,一直从美国进口,但是后来美国不卖他了,他就只能自己抢,只有马来亚有橡胶,但是运输必须经过菲律宾,菲律宾是美国地盘,抢菲律宾必须跟美国开战,所以怎么都要跟美国开战,不如先下手为强,打残了美国的航母可以争取窗口期
用户10xxx17 回复 09-10 19:35
日本也没石油,中国工业特别落后,日本在中国的占领区也没发现油田。日本没有橡胶,日本没有钢铁,这些都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以后的蝴蝶效应,蒋中正、宋美龄结婚,人称中美合作,美国希望通过扶持蒋介石对抗苏联红色革命,还是美国的代理人战争。1948年美国不扶持蒋了,然后李宗仁上台,发现控制不住国民党,这也是李宗仁能逃美国的原因。
中华小子
日本当时被美国的掐断了能源通道,所以只能背水一战!他们以为倚靠中国可以与美国来一场较量!一位偷袭珍珠港将美国海军一举歼灭!可惜!当山本五十六知道没有找到美国航空母舰队后说“我们唤醒了一个巨人”!
棉花
日本对二战最大贡献是把美国拉入参战。
allinone
要不是日本打珍珠港,世界可能都不承认中国在二战中的牺牲与贡献!这些洋鬼子,只有自己疼了才知道疯狗在咬人
用户10xxx44
美国会制裁?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就是大发战争财,明面上制裁,背地里该咋样还咋样。资本家会放着钱不挣?就像现在制裁俄罗斯一样,拉着盟友一起制裁,自己照样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然后加价卖给欧洲,多好,既制裁了俄罗斯,还挣了钱,唯独坑了盟友,符合美国利益至上的原则,可悲的是盟友还乐此不疲
流浪
偷袭珍珠港仅造成美军2000多人的伤亡、几艘战列舰沉没、几百架飞机损失,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不仅是战略上的失败,战术上都难言成功!
用户16xxx24
日本一直都有赌徒心理
老马哥
有一个小编没说:打中国的是日本陆军,袭击珍珠港的是日本海军。日本的陆军和海军相互间是死敌世仇。这两边没打起来,天皇都在悄悄烧高香。
用户12xxx74
感觉小编是日系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太平洋战争的起源是因为美国对日封锁,造成日本钢铁石油等战略资源紧张,它不偷袭珍珠港炸美国海军,自己会被困死
Gogo
日本人都是一群疯子当领导人,把整个日本带入疯狂。
用户10xxx11
攻击一个农业国家有什么小鬼子好自豪
用户14xxx20
什么对日本禁运!那是小本子没钱买了,老丑一看,得了,小本子被搾干了,老子也该下场摘果子了
宁静致远
开战前,使美国制裁日本的可不是什么国际舆论,而是日本已经对东南亚准备动手了,而东南亚是美国的势力范围
叼大全
山本大将嘴里念叨着:虎虎虎,这决定是真TMD虎啊!
那枚惑星一意孤行
说白了就是在赌,赌狗赌上瘾了 一直想着All in,德国打法国开始也都觉得打不过,最后没想到法国那么拉全靠马奇诺曼施坦因的挥镰行动这么顺利
大老杆
占领大部分城市居然还要本土输送资源 那侵略的意义何在?
宋辉
南京事件?你说的倒是轻巧
大头
都不是好鸟
用户98xxx00
这篇文章是毒文,一个字都不提侵略。TMB
夜半钟声到破船
据说当年大庆油田打出第一桶油的时候,日本人捶足顿胸,如丧考妣,因为出油井距离当年日本石油勘探队的勘探点,只有短短几公里的距离……
木其卜X
差不多没资源了不开新矿,怎么打
下弦月
日本人当年胃口太大,只知扩张不知收敛,否则没那么早亡国
Shine_Wong
41年还有荷兰?
快乐财神岛
日本弹丸之地,脑仁小,根本就不知道大国的资源,人口和制造的能力。
用户10xxx29
战争目标只要是中美俄,不管目标已经有多虚弱,想要速战速决就是痴人说梦。
用户14xxx26
南云忠一是美国盟友
马赛克
奇袭珍珠港,美人受伤。两颗原子弹,日德投降。
徐兆强 回复 09-10 12:23
德国投降与原子弹无毛关系
时空友人
日本就是谁强大就认谁为主的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