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梓萌说,今年46岁了,还是租房住、没结婚。来北京二十多年一直租房,不是买不起房

烟雨杏花村 2025-08-31 22:50:10

李梓萌说,今年46岁了,还是租房住、没结婚。来北京二十多年一直租房,不是买不起房,是图方便自由,能随着工作换地方住,单身这事总被催,月亮姐姐在朋友圈帮我征婚,条件写“高颜值高智商”,结果没人敢来问,怕配不上。 李梓萌这番坦然的自述,戳中了很多人对“成功人生”的固有认知——在不少人眼里,46岁的女性该有房、有家庭,否则就是“过得惨”,可李梓萌偏用“租房自由”和“单身自在”,活成了不被世俗定义的样子。 来北京二十多年,作为央视知名主持人,她显然有购房能力,但她选择租房,背后是对“生活主动权”的掌控。 对她而言,工作可能需要灵活调整居住地点,租房能省去搬家的麻烦,更不用被房贷捆绑——这种“不为资产所累”的选择,比“拥有一套房”更符合她对“自由”的定义。 反观身边很多人,为了买房背上数十年房贷,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敢有丝毫变动,反而失去了选择的底气。 李梓萌的租房生活,不是“无奈妥协”,而是“主动筛选”:只留下让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剔除不必要的束缚。 更具争议的,是她46岁仍单身的状态。“月亮姐姐帮着征婚,条件写‘高颜值高智商’,结果没人敢来问”,这段看似玩笑的话,实则藏着李梓萌的清醒。 她不是找不到伴侣,而是不愿为了“结婚”而结婚。 在很多人看来,女性到了一定年纪,“结婚”就成了必须完成的任务——年轻时不结婚,会被说“眼光太高”;年纪大了单身,会被贴上“剩女”标签,甚至被猜测“性格不好”。 可李梓萌偏不按这套逻辑活:她不用为家务琐事分心,不用在婆媳关系中周旋,不用在职场和家庭间两头奔波,所有时间都能投入到自己想做的事里。 专注事业、读书旅行、和朋友聚会,这份“完全属于自己”的自在,是勉强进入婚姻难以获得的。 她的选择,恰恰打破了“女性必须通过婚姻证明完整”的偏见。长久以来,社会总给女性设定“固定人生轨迹”:到年龄就该结婚、买房、生孩子,仿佛偏离了这条轨道,人生就不算成功。 可李梓萌用实际行动证明,成功从来没有统一标准。 46岁的她,有稳定的事业、自由的生活、清晰的自我认知,这些比“有房有家庭”更能定义她的人生价值。 就像她坦然面对外界的催婚和议论,不焦虑、不辩解,因为她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比起“符合别人的期待”,“顺从自己的心意”才更重要。 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跳出“常规人生模板”:有人选择丁克,拒绝“必须生孩子”的束缚;有人选择旅居,不被“固定住所”捆绑;有人像李梓萌一样,选择单身租房,把生活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这些选择无关对错,关键在于“是否出自本心”。就像李梓萌,她不是刻意“对抗世俗”,只是在每个人生节点,都选择了让自己舒服的活法。 不被房贷压身,不被婚姻捆绑,不被他人的眼光左右。 其实,李梓萌的生活方式,最让人佩服的不是“租房单身”本身,而是她对人生的掌控力。 她清楚自己的需求,也有能力承担选择的后果,不盲目跟风,不勉强自己,这种“清醒和勇气”,比任何“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都更珍贵。 参考资料:猫眼娱乐——2020年7月27日——《新闻联播》主持李梓萌又口误,抢说康辉的词?据传错一次扣几百

0 阅读:83

评论列表

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

4
2025-08-31 23:41

[赞][赞][赞]

大鷹

大鷹

3
2025-09-05 18:43

我很久没给人算过命了,转型这十年基本上除了读书之外,已没有任何社交了。上次给你算命已是破例,这次再破一次例。从你的耳垂看,太尖。这类耳型属于依付型性格,从你的家庭知识结构看,你属于恋父型人格。由于这一标准远超现实社会状况,故很难找到心仪对象。就买房而言,由于是父姓依付性格,没有投资意识,又不愿自已承担风险(大部分女性),故租房是不二选项。这与我这类敢于冒险的性格形成非常大的反差。就你的学业追求看,你也不是没有目标的,一但下定决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故只是没有心仪的对象,一但有超过你父亲形象的,你会咬定青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结论:这类性格的人适合作人秘书,当然可以结婚帮对象共同成就一番事业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要谨小慎微了。不知算的准不准。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

烟雨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