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多的人,更容易气血不足.

浩瀚聊健康 2024-11-08 15:02:10
🌷准确点来说就是说话多的人更容易气不足,说话多的人也更容易上热下寒.我的粉丝里我关注最多的三个职业,一个是老师,一个是主播,一个是主持人.这类人每天下班之后都有一种头脑发懵的感觉.因为说话多的职业,气血需要一直调在上焦,它其实是非常需要强大的心肺功能,而且你一边说肯定还要一边思考,所以不管是气血还是心神都长期的调在上焦,下焦慢慢不够我们的脾肾功能也是容易变差的. 🌷前几天新闻上46岁的新闻主持不在了的消息相信大家也看了,当一个人面临身和心双重的压力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超负荷运转,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在“拼命”,可是有的人不自知啊,总以为坚持坚持会好的.但是我还是那句苦口婆心的话:“人这一生你不爱自己,别人绝对不会比你自己更爱你!”这句话气血不足的人很多都悟得出. 🌷现在的很多职业都涉及到比较多的沟通,但凡是沟通多的职业都涉及到说话上的耗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你看幼儿园的老师,每天声嘶力竭的让孩子们遵守纪律,最后没过三分钟,孩子们早忘了[捂脸R],所以老师里最耗气血的应该是幼儿园和小学!初高中大学的老师更多耗的可能是神.但是三二一上链接的主播你看看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看上去给人一种永远不会疲惫的样子,可能只有懂中医的人才知道,他们下了班应该会累到连饭都不太想吃吧.还有所谓的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报的兴趣班:播音与主持.这个行业也需要背诵很多的东西,然后再把话传达出来,属于身体和脑力的双重消耗.(但是比起运动员之类的项目,说话的工作我觉得还是要相对好一些的.我其实更不赞成的是一些运动项目,尤其最不看好的就是马拉松.我不觉得它可以锻炼什么意志,反而容易让气血瞬间下滑很多.[偷笑R]) 🌷但是有些工作我们已经做了,而且我们做的很好,怎样才能减轻说话耗气导致的气血不足呢?首先,你可以说话轻一些,慢一些,说话越轻越慢消耗就越少.)第二,就是我经常说的“偷懒”,太负责任的人最后就是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是我们也有家庭有父母孩子,所以尽量去达到一个平衡,而不是为了工作牺牲一切.第三,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说话,我们老祖宗说“食不言,寝不语”但是现在的人一聚餐都不是以吃饭为主,都是以说话为主.但是在家里,尽量安静的专注的吃饭.第四,我发现急性子的人说话总是容易有情绪,那这个就一定要慢慢改,要不然情绪夹杂着话多,对身体的消耗肯定比单纯的说话都要大.说白了就是佛系佛系.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