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明白了 雷军可以捐款1,000万给香港救灾 也可以捐赠5,500万给中国科技奖,但唯独不给网友兑换11.11元抢的冰箱。 捐款是好事,但不能将基金会捐的款宣传成公司捐的,更不能宣传成老板个人捐的 如果是百万粉丝,或者千万粉丝的网红抢到了,那肯定大张旗鼓的给你兑现,还是说白了影响力 5000块的定金不退,足够捐好多次了吧。粉丝还粉粉较好。 首先不是雷总这样做而是所有企业家都会这样做,出了任何事故能扯的尽可能扯到跟自己企业没关系除非无法扯的那种,一旦承认自己错误那就不是几个钱的事能解决,名声股价通通遭殃但这种做法真的合适吗?企业家们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拥有了巨大的财富和影响力,本就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公众面前塑造良好形象、积极回馈社会是好事,可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在面对消费者的合理诉求时却选择推诿。 像雷军这件事,一台11.11元抢到的冰箱,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抢到的消费者而言,那是一份信任和期待。因为消费者相信企业会遵守规则,会诚信经营。可企业却因为各种原因(也许是觉得是个别小概率事件,也许是觉得消费者影响力小)而不兑现承诺,这无疑是在消耗消费者的信任。 长此以往,消费者对企业的好感度会降低,即使企业后续再做多少公益、捐多少钱,在消费者心中也会大打折扣。毕竟,一个连小承诺都无法兑现的企业,又怎么能让消费者相信它在其他方面的诚意呢? 企业和企业家都应该明白,诚信和担当才是立足之本。只有真心对待消费者,积极解决问题,才能赢得市场和口碑,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和投机取巧。否则,哪怕暂时能保住一些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失去的可能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