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日军得知冀鲁边第3分区副司令率部在铁营洼镇过年,马上召集了2万兵力进

傲之说搞笑 2025-11-27 22:16:28

1943年,日军得知冀鲁边第3分区副司令率部在铁营洼镇过年,马上召集了2万兵力进行突击合围。副司令命令其他部队掩护百姓转移,他则是率部负责掩护断后。 说起1943年那场铁营洼战斗,得从冀鲁边区的抗日形势讲起。那时候,日军在华北搞得风声鹤唳,冀鲁边区是山东阳信、乐陵、庆云三县交界的地方,地势平坦,交通不便,但对八路军来说是个关键活动区。冀鲁边第三军分区就是在这里扎根,负责指挥当地县大队和游击队,打击日伪军据点,保护群众生产。分区副司令李永安是本地人,1912年生在阳信寨头堡乡丁村,家里穷得叮当响,从小帮父亲下地干活,亲眼见过军阀抢粮、日军飞机轰炸的惨状。1937年卢沟桥事变一爆发,他立马响应号召,加入抗日义勇队,1938年编入冀鲁边游击队,还入了党。从战士干起,很快就升到指挥员,1940年当上阳信县大队副大队长,带队夜袭日军据点,缴获枪支弹药,群众管他叫“李副司令”。到1942年,他调到第三军分区当副司令,管侦察和作战,多次组织小分队深入敌区,破坏日军补给线,情报准得让敌人直挠头。 铁营洼镇是分区活动中心,偏僻小地方,平时八路军和县大队就在这儿训练、开会。1943年农历腊月二十八,李永安带手枪班去视察防务,顺便慰问部队。镇上群众听说他来,硬拉着他过年,说好不容易来一趟,别急着走。他本想检查完就回总部,可乡亲们围着不放,只好请示上级,留下来。谁知日军早盯上这儿了,他们派特务乔装成老百姓,混进镇子打听情报,一得知李永安在过年,马上汇报给上级。日军独立混成第四旅团长细川中康是个老中国通,懂春节中国人松懈的习俗,就定下突袭计划。他从天津、沧州、德州、济南等地调兵,凑了两万多日伪军,带五十多门炮、二百多辆汽车、数辆坦克和骑兵队,分多路在雪夜赶来,腊月二十九凌晨就把铁营洼围了个水泄不通。外围民兵发现日军调动,想跑步送信,可汽车轮子转得飞快,情报没传到。 镇里当时有八路军主力六百人,加上三个县大队五百多人和分区直属队,总共一千二百来人,对方是二十倍兵力。腊月二十九天刚亮,炮声就响了,日军五十多门炮齐轰,坦克碾压封锁线。庆云县大队派人报告,李永安立刻布置:县大队护群众走北边小道转移,分区部队和八路军主力守镇口,挡南路敌人。他自己带队殿后,战士们占土围子、砖窑,拼死顶住。日军炮火猛,坦克冲锋,八路军用步枪、手榴弹还击,炸翻几辆坦克,拖了四个多小时。群众和县大队基本撤出后,李永安下令分散突围,避免全军覆没。 突围时,各路都打得惨烈。五小队队长李清寿带一百多人往南,依托砖窑射击,他是神枪手,撂倒三十多日军,子弹打光后端刺刀冲上去,二十三岁就没了。阳信县大队长武大风带队往西,一路打到只剩他一人,老百姓想给他牛和衣服换装逃,他推回去,继续射击,击毙几个敌人后中弹倒下。阳信县大队教导员王志诚带一百多人往北,钻日军包围的空隙,过马颊河,只十二人冲出,其他全战死。李永安和教育科长姚思清带手枪班往东,腿臂中弹,还指挥战士肉搏,姚思清倒下后,他剩一人。日军围上,汉奸翻译喊降,他让靠近,一枪打死那家伙,最后一颗子弹对准自己,三十一岁壮烈牺牲。 这场战斗从拂晓打到天黑,十四五个小时,八路军一千二百人掩护几千群众安全,自身近四百人没了,日伪军被歼几百,尸体装了好几车。日军想一网打尽分区领导和主力,没得逞,反倒伤了元气。细川中康的计划是利用春节麻痹中国人,围歼抗日力量,抽兵去太平洋战场,可铁营洼让他们付出代价,短期内不敢再大举扫荡冀鲁边区。冀鲁边区是华北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那年头,日军推行“囚笼政策”,修公路、挖沟、建碉堡,压缩根据地空间。八路军在冀鲁边发展县大队、民兵,破坏日军交通,1943年还配合山东军区反扫荡,牵制了日军对正面战场的压力。 想想看,1943年国际上二战正转折,美军在太平洋打得日军节节败退,开罗会议中、美、英三国定下让日本归还东北、台湾、澎湖这些中国领土的基调。中国战场日军陷在泥潭,百万兵力动弹不得,铁营洼这种小战斗虽不起眼,却让日军没法轻松抽调部队南下。冀鲁边区保住了,八路军主力保存下来,继续在鲁西北打游击,1944年就反攻了好几处据点。战后,根据地扩展,群众自发修坟纪念烈士,遗骸里弹片最多三十多块,提醒后人那场雪地浴血多狠。

0 阅读:32
傲之说搞笑

傲之说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