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很难被攻占,二战美国不用原子弹,也很头疼?作为二战的主要发起国之一,日本最终在长时间的作战,以及美国丢下的原子弹下,最终选择了投降,不过让很多人觉得疑惑的是,为什么此前很少有国家去直接攻打日本呢?日本这个地方真的完全不值得被攻占吗? 首先要和大家讲明白一个真实情况,虽然我们一直认为日本是个很小,但实际上日本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并不小。 日本的国土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公里,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里,排名在第62位,尤其是对比很多欧洲国家来说,日本面积已经相当大了。 日本的面积比英国和意大利、德国都大,只是因为日本处于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国土面积极大的国家旁边,才显得很小。 当然,虽然国土面积并不小,但日本本土的资源和可耕种的国土面积并不大,却也是事实,这也是为何日本人自古以来都喜欢对外扩展,挑起战争的一大原因。 实在是不够吃了,日本能提供的资源,无法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口,也无法让日本国力更进一步,从元朝开始就有倭患,到了明朝更是可怕,周边沿海地区年年都要被日本人劫掠。 当然,一个孤悬外海,地形复杂的岛国,虽然有着资源不足的麻烦,也有着防御上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为不与大陆接壤,因此想要占领日本,首先就要完成渡海,而且这不是普通海运,需要的是强大的造船业和海军。 海洋阻隔下,运输兵力和物资都是问题,一旦被拖入比较冗长的战斗,那物资运输都是问题,这也同样是日本侵华时,要先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根据地,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原因。 虽然在二战时期,各大国家基本已经进行了工业化,武器装备也已经现代化,战斗机满天飞,美国甚至航母都已经有了好几艘,但想要打进日本本土也非常麻烦。 再加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甚至直到现在,日本许多物资也是依赖进口,无法自给自足,所以打下日本实属没有必要。 而且,日本这个地方如果没有原子弹轰炸,真的打的话也要浪费不少时间,况且日寇都跟疯了一样,个个都杀的眼红。 二战时期,如果不是日本发了狂轰炸美国珍珠港,美国或许根本不会想要直接参战,毕竟美国本土离亚洲太远,参战并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发战争财就好,何必浪费资源打仗呢? 甚至即使美国参战后,也没有直接攻入日本国土的意思,而是对日本进行了为期14个月的大轰炸,对日本本土投下16.08万吨的炸弹,可以说把整个日本岛都犁了一遍,最后还丢下两枚原子弹,把日本炸的晕头转向。 如果说美国真心想要攻入日本,自然不会这样摧毁式的轰炸日本本土了。 二战之后,国际形势大变,全世界科技水平飞跃,经济情况也改变了很多,因此殖民早都不限于物理意义上的占领领地了。 再加上武器进步,各类洲际导弹攻击距离极远,比起上个世纪,地理优势已经逐渐被科技所消解。 如今的日本,看似主权独立,国家易守难攻,但却完全受制于美国,在经济、军事上被死死卡住脖子,美国根本不需要打入日本本土,就能源源不断的吸血。 也因此,日本的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如今也基本消解殆尽了。 参考资料: 《二战时期美国对日本的大轰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