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培养的公知们又开始发声了。   郑强教授说,留学日本的学生容易被洗脑,回国后

福星徠说事 2025-11-27 18:34:08

日本培养的公知们又开始发声了。   郑强教授说,留学日本的学生容易被洗脑,回国后可能会对国家造成危害。   最近郑强教授那段关于留日留学的话又被翻了出来,引发了不少讨论。   这位以敢说真话著称的教授,曾在演讲里提到自己90年代去日本留学的经历,那会儿他拿的是全额奖学金,日方给的优待确实不少。   可让他记一辈子的是,有位日本教授曾旁敲侧击地暗示他,说不定将来要为日本辩护。   这话听着轻,分量可太重了,郑强教授自己也坦言,当时就觉得不对劲。   更让人唏嘘的是,他当年同班的留日同学,最后竟然只有他一个人选择回国。   从1979年中日建交至今,算下来得有30多万咱们的学生去日本留学,其中很多人都像当年的郑强教授一样,得到过日本方面的资助。   有数据显示,光是1978到1998年这二十年,赴日的中国留学生就有5万人,而现在像东京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中国留学生已经超过5200人,占了全校留学生的68%。   网友们看完这些信息都炸了,有人说这根本就是“养士”千年计,不图当下回报,就赌这些学生二十年后能在各行各业坐上关键位置。   其实这种担心不是没道理,日本在历史认知上的小动作从来没停过,新华网就曾曝光,他们的教科书把卢沟桥事变歪曲成“中方率先开枪”,把侵略写成“冲突”。   说真的,郑强教授点破的这层窗户纸,才是最该警惕的。   这哪是什么简单的留学交流,分明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认知战。   国家安全部之前披露过一个案例,留学生郝某在日本期间被境外间谍策反,回国后潜入核心部门送情报,最后被判了无期徒刑。   虽然这案子直接关联的不是日本,但足以说明,留学生群体早就成了境外势力重点盯防的目标。   日本给奖学金、给优待,看似大方,实则可能藏着筛选的钩子。   表面看是看学术成绩和研究方向,可暗地里说不定更偏爱那些将来打算进教育、媒体或者体制内的学生,这些人一旦被影响,传播力可比普通人强多了。   你想想,一个在日本接受了歪曲历史教育的学生,回国后要是当了老师,他会怎么给下一代讲历史?要是进了媒体,又会怎么报道涉日话题?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明着来的攻击更可怕。   日本当年在台湾搞“皇民化运动”,就是靠精神奴役培养媚日分子,现在这套换了个马甲,用留学资助的方式继续玩。   不是说所有留日学生都会出问题,郑强教授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关键是要认清背后的风险。   那些被“洗脑”的人,未必是故意叛国,可能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环境影响下,慢慢丢了自己的立场。   等他们坐上关键位置,再把这种扭曲的认知传递下去,一代人两代人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认知战从来不是危言耸听,它就藏在奖学金的支票里,藏在歪曲的教科书里,藏在教授看似无意的暗示里。   我们既要鼓励年轻人出去开阔眼界,更要绷紧一根弦,守住自己的根和立场。   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帮留学生筑牢思想防线?

0 阅读:0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