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两手准备 最近日本政坛的风向有点意思,刚上任满月的首相高市早苗,把“算盘”打得噼啪响,明眼人都能看出她藏着两套应对对华关系的方案。 事情得从11月7日说起,高市早苗在国会辩论里公然扯出“台湾有事”的话题,甚至宣称这可能威胁日本生存、触发集体自卫权,这番话直接踩了中国的红线。 她敢这么硬气,不是没底气的,《产经新闻》11月25日的民调显示,她的内阁支持率还稳在75.2%,更夸张的是《富士周刊》的数据,有93.5%的受访者觉得她的涉台言论没毛病。 这就构成了她的第一手准备:赌中国会“知难而退”,只要能扛住初期压力,国内高涨的支持率就能把她的首相位置焊得牢牢的,毕竟年轻群体里有68%都认同她的对华立场。 可她也没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第二手准备早就留好了,要是中国的反制真让日本扛不住,就喊美国来救场,自己再借着“盟友调解”的台阶体面服软,这样既不用丢面子,政治资本也没多大损失。 不过啊,这两套方案看着精明,其实全是漏洞,她怕是没算清楚现在的局势早就不一样了。 你看中国的反制根本不是虚张声势,11月中旬就下架了赴日旅游产品,紧接着全面暂停日本水产品进口,18日又掐住了稀土、锗这些关键矿产的出口,现在日本旅游业退订量暴增315%,北海道的帝王蟹堆在港口没人要,扇贝价格直接腰斩。 野村研究所算过一笔账,这才半个月,直接经济损失就到了2.2万亿日元,拉低日本GDP0.36个百分点,要是制裁持续到明年,这个数字还得往上涨。 更有意思的是她寄望的“美国救场”,特朗普11月10日就泼了冷水,直言“盟友总占美国便宜”,而且部署在日本的美军“堤丰”导弹系统,17号悄没声地就撤了,这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其实高市早苗最大的问题,是没学会安倍晋三的平衡术,安倍当年再怎么折腾,也不会把中日关系逼到死角,可她为了抓右翼选票,硬是把路走窄了。 现在日本国内已经开始乱了,11月21日上千民众堵在首相官邸前喊“高市辞职”,京都、东京的抗议活动就没断过,渔业、旅游业的从业者更是怨声载道,这些矛盾迟早要算到她头上。 她以为支持率是铁饭碗,却忘了经济才是政治的根基,当丰田因为稀土短缺开始减产,当普通民众发现进口商品越来越贵,这份支持率撑不了多久。 说句实在话,她的两难处境是自己造的,不硬气就丢选票,硬气了就挨制裁,怎么选都是死局,我们团队分析下来,明年5月初可能就是她的“辞职窗口期”。 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从来不是靠赌运气和玩政治算计,尊重底线才是长久之道。 你觉得高市早苗这两手准备能撑多久?她真能熬到明年5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