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德战场上,苏军面对德军始终是正面硬扛,而不是放弃土地以空间换时间,原因就在于

欣欣南宫钦 2025-11-25 20:30:18

在苏德战场上,苏军面对德军始终是正面硬扛,而不是放弃土地以空间换时间,原因就在于是工业时代。如果搁拿破仑那会可以一路退,退的中亚照样可以手搓出燧发枪。但在工业时代,如果丢失了工业基地和高加索石油,那么跟亡国就没什么区别了。毕竟坦克、火炮、飞机这些,靠手搓是搓不出来的。 说起苏德战场那会儿的事儿,得先捋捋为什么苏军咬牙切齿地死守阵地,不像从前那样撒丫子往后跑。拿破仑时代不一样,那时候打仗靠的是人堆人、马拉炮,退到中亚的旮旯里,找个铁匠铺子就能叮叮当当敲出燧发枪来,补给线拉得再长也顶得住。士兵们扛着步枪,骑着马,冬天来一波严寒,敌人冻成狗就行。可二战不一样,这玩意儿是工业大战,坦克轧过去一辆顶得上千把枪,飞机在天上扔炸弹,火炮一轮齐射就把阵地炸成蜂窝煤。没了工厂流水线,哪来的这些大家伙?苏军要是真让出工业重镇和高加索油田,那不光是丢地盘,简直等于自断命根子,整个国家机器得瘫在那儿。 想想1941年6月德军“巴巴罗萨计划”一发动,三个集团军群像潮水似的涌过来,沿2200公里战线推进,装甲师一天窜几十公里。东欧平原那么平,公路网又密,德军坦克集群顺着路子就杀进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苏军开头慌了神,丢了基辅、斯摩棱斯克一大片,损失了上百万兵力。要是搁拿破仑那会儿,库图佐夫准能边退边烧村子,拖到冬天让法国佬冻死在雪地里。可这次不行,斯大林和朱可夫他们一看地图,就知道退不得。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矿占全国煤炭七成,第聂伯河水电站发电量顶得上好几个省,哈尔科夫的坦克厂一天能吐出几十辆T-34。要是这些地方拱手让人,钢铁厂没焦炭,坦克厂没电力,几个月下来苏军连颗炮弹都打不响。粮食产区也丢了,征兵地也没了,上千万大军吃啥喝啥?野战部队本来就经不起折腾,再来一波大撤退,德军包饺子似的围上来,准得全军覆没。 高加索石油那更是命门。巴库和格罗兹尼油田一天出8万吨原油,占苏联石油八成。没有这个,坦克没油开,飞机飞不起来,卡车拉不动补给。德军自己也缺油,希特勒盯着这儿眼红得慌,1942年“蓝色方案”就是冲着油田去的。苏军要是退了,德军顺势南下,油田一丢,苏联就真玩完了。盟军援助听着好,可老美租借法案再给力,也顶不上上千万军队要的10万辆坦克和上百万门火炮。全靠外头送,谁当这个冤大头?苏军得自己扛,得守住工厂和油井,才能把生产线转起来,把坦克从东乌拉尔运到前线。 斯大林格勒那仗就是活生生的例子。1942年7月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扑过来,第六集团军直奔城里,保卢斯带队想切断伏尔加河航道,顺道抢高加索。斯大林格勒不光是交通枢纽,还是工业城,拖拉机厂改成坦克线,红十月钢厂日夜炼钢。要是这儿丢了,南方补给线全断,德军油足粮足,就能直捣油田。斯大林下令227号命令,不许后退一步,崔可夫的62集团军就把指挥部搁在河边,硬顶着德军推进。德军打到河边,登陆场窄得就几百米,苏军从对岸船上卸坦克、弹药,边打边造。结果呢?11月苏军“天王星”行动一围,33万德军困在兜里,冻饿交加,2月保卢斯投降。德军南方线崩了,高加索油田保住,苏军工厂开始狂产,坦克产量一年超德军两倍。 这不是光靠人命堆出来的,东欧平原太开阔,德军装甲部队机动性强,基辅战役就是教训:苏军西南方面军想有序撤,克莱斯特和古德里安两翼一夹,66万苏军全进去了。朱可夫学乖了,用多层防御和反突击卡德军速度,从一天几十公里降到几公里。士兵挖壕沟,炮兵守公路,空军掩护,工厂那边加班加点出装备。工业时代就这样,空间换时间听着浪漫,可真退了,时间也没了。拿破仑那会儿退中亚还能重整,退到乌拉尔东边,苏军得从零建厂,可德军坦克早追上来了。 德军自己也明白这道理。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西线压力山大,希特勒把32个装甲师里11个搁西边守着。为啥?西欧离德国本土近,工业区和征兵地一丢,鲁尔煤矿、汉堡船厂就完了,坦克厂没钢,空军没油,跟苏联一样玩完。东线德军能大踏步进,可西线得死守腹心。苏军守工业基地,也是这个理儿,没了这些,亡国灭种就不是吓唬人。

0 阅读:6

猜你喜欢

欣欣南宫钦

欣欣南宫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