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突然放话了。 6月29日一档福克斯直播,据现场画面,他当场打断主持,不接“坏人”标签,直接谈订单。 他把话扯回农货:大豆、玉米、猪肉。说中国一直是大买家。据节目提到,还有一笔玉米大单。 镜头落到田间更直观。中西部联合收割机昼夜不停,粮仓满了就上驳船,靠的就是稳定买家。 反过来看,欧洲这两年门槛更高,检测更严,节节卡人,能出得去的不多。 前几年价格下探时,库存压仓,农场现金流紧。与此同时,巴西扩种、装船效率提升,迅速补位。 一旦丢单就难回头。南美运量上来后,合同会锁更久,回抢要花不少季节。 再看运输出海这条线:密西西比水位一低,驳船受限,只能靠墨西哥湾窗口,有单子才能排船。 对照黑海附近的谷物走廊反复开关,航线不稳的地方,价格波动就大,没人愿意空跑。 安全的话题也得算账。买家稳定,产区就敢备肥料、提前订燃油,金融成本能压下去。 放眼别家,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对华恢复就是例子,停久了品牌掉队,恢复要时间。 特朗普在自己熟悉的友台上顶住追问,核心是替农场把生意话说清,不被口号带着跑。 对我们来说,稳住农货通道、海运班期、检验流程,同样是关键,彼此多买多卖,比拉高情绪更实在。 把货走顺,仓库不挤,船期不乱,账本好看,气没变热,场子先稳住,这才是正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