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紧急救助安排。 2008年的那一轮冲击,先砸的就是金融股。公开资料显示,花旗银行股价一度跌到不足1美元,AIG也一度低到不足1美元,后来随着处置推进、市场企稳,股价逐步修复,还经历了合股等资本动作。 把镜头拉到军工这边,节奏完全不是一个频道。2011年歼-20完成首飞,2017年开始列装,这类项目按节点推进,受市场情绪影响很小。美国几家军工巨头在那段时间也没有停线,订单延续,股价波动大于业务变化。 细看订单结构,差异更明显。055型驱逐舰首舰2017年下水,2020年入列,后续舰接续交付,说明项目周期稳定、排产连续。对照美国那几年压缩部分开支的做法,很多企业转向维护与升级业务,保持现金流不断档。 供应链韧性决定抗压强度。国内发动机、航电等环节近年持续推进国产化替代,关键件可控程度提高,外部扰动被削弱。美国军工企业则靠多条产品线分散风险,民用部门承压时,军品线维系基本盘。 股价的剧烈起落,和产线的稳步推进,是两条线。以2008年为例,金融股从低位拉回靠的是处置和修复,过程里充满再融资、资产调整等动作。军工企业更多看合同、交付和试验节点,短期波动难改中长期安排。 情绪化交易最容易在极端时刻放大损失。很多境外长期资金采用分散和长期持有的方式,目标对准交付节拍、订单饱和度、在手工作量,而不是隔日价格。 再回到那两只金融股的案例,后来确实出现了回升,但投资者需要注意复权口径、合股影响与再融资摊薄,这些都会改变表面价格的可比性。判断好坏,还是要回到业务和资产质量本身。 军工领域的观察点也一样具体:看型号验证进度,看产能扩充节点,看关键材料与零部件的自给率,看海外交付是否按合同推进。这些指标与盘面噪音相比,更能说明问题。 时间推到近两年,全球多地补库存带来交付压力,一些企业排产吃紧,交货期延长。能否按期把产品交到用户手里,成为区分企业基本面的关键门槛。 国内外对比下来,共性是订单驱动,差异在于供应链结构和开支节奏。把握这两点,理解价格波动就不难,辨识度也更高。 回看2008年的极端场面,再看今天的产业节奏,结论很清楚:情绪会反复,项目要落地。落在合同、产线、交付上的硬指标,才是最可靠的锚。
果不其然。 美国方面突然宣布了紧急救助安排。 2008年的那一轮冲击,先
森阳的才思敏捷故事
2025-11-25 00:53: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