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学该推进小班化教学”成了热门话题,不少家长、老师都在讨论这件事,核心就是

糖果妈妈育儿小课 2025-11-24 16:51:40

最近“小学该推进小班化教学”成了热门话题,不少家长、老师都在讨论这件事,核心就是希望把班级人数降下来,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多关注。其实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试点了,原来一个班动辄四十多人甚至五十人,现在慢慢控制在三十人左右,有的地方甚至严控在三十五人以内,课堂模样一下子就变了。 以前大班上课的时候,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很难顾到每个学生,有的孩子想发言没机会,有的孩子没听懂也不好意思说,作业批改也只能大概浏览。而小班化之后,教室布局都不一样了,有的撤了讲台,课桌排成U型或者能灵活拼放的样式,老师走几步就能走到每个孩子身边。常州有学校还搞了“2+1”发言机制,每节课每个孩子至少能公开说两次、单独和老师聊一次,谁没听懂老师一眼就能发现。南京有些学校更贴心,实行“导师伴学制”,老师每周还会给家长写入学日记,孩子在校能完成的作业就不用带回家,家长也少了辅导的烦恼。 不过推进小班化也不是简单减人数就行,里面还有不少难题要解决。有些学校虽然班额缩小了,但老师还是用大班的方式讲课,整节课下来一半孩子只是坐着听讲记笔记,没真正发挥小班的优势。老师之间也有顾虑,大班老师要改四十多本作业,小班老师可能不到三十本,但收入却差不多,心里难免不平衡;而小班老师也有苦衷,有些小班学校里学习困难的孩子不少,当面批改作业、单独辅导的时间成本很高,还要参与教研项目,工作量一点没减。还有经费问题,小班的生均公用经费相对较少,有些学校为了节省电费,会把几个班的孩子凑到一间教室上课后服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地也在想办法。南京出台了小班化教学的“七项约定”,要求老师准备差异化教学内容、布置分层作业,让每个孩子都有表达和思考的机会,也让大家看到小班老师的工作量并不小。泉州的学校更有创意,城区优质校搞“小班化+智慧教育”,用AI分析学生情况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农村学校则开发了田间劳动课、非遗竹编课,让1名老师带10个学生搞沉浸式教学。还有的地方通过“县管校聘”调配骨干教师,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小班化建设,给老师做专项培训,帮助他们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现在大家越来越清楚,小班化不是应对生源变化的权宜之计,而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从原来只追求“班额小”,到现在注重“视角小”,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需求,这样的改革正在让教育变得更贴心、更有效,也让更多家庭看到了优质教育的希望。

0 阅读:8
糖果妈妈育儿小课

糖果妈妈育儿小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