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一女子花42万买了一楼,又花24万装修,可把她吓得不轻的是,她才住了

拾九观人间 2025-11-24 14:28:48

河北张家口,一女子花42万买了一楼,又花24万装修,可把她吓得不轻的是,她才住了2年,房子的地基就下沉,地下车库和立柱全裂出大口子,被鉴定为C级危房,但开发商每家每户只给了10000元安置费,承诺维修,业主们都没搬,压根不领情,诉求就是维修不好使,必须退房!   11月下旬的张家口已经飘了两场雪,荣盛城A5区临时安置点的暖气不太足,张慧裹着厚外套坐在折叠椅上,手里攥着两样东西。   一张皱巴巴的购房合同,和一份盖着红章的《检测鉴定报告》。   合同上“2023年6月15日交房”的字迹还清晰,报告上“Csu级局部危房”的结论却像冰碴子,硌得她手疼。   当初买这房,就是想让孩子有个稳定的家,现在倒好,家成了不敢回的地方。   而张慧的“不敢回”,始于2024年6月,她去地下车库取东西时,发现地面有一道细细的裂缝,用钥匙划了划,裂缝比指甲盖还宽。   她第一时间找物业,对方说“可能是热胀冷缩,不影响安全”,可没过一个月,裂缝不仅没消失,反而在车库立柱上绕了一圈,墙面也开始掉水泥渣。   三个月后,她家里的踢脚线开始往外翘,客厅瓷砖裂了三道缝,最宽的地方能塞进半根筷子。   和张慧一样焦虑的,还有10号楼的27户业主。   业主李建军是做装修的,他比其他人更清楚隐患的严重性,地下车库是楼栋的‘根’,地面沉降15-20厘米,立柱开裂,这不是小问题,是承重结构出了问题。   他拿出手机里存的视频,画面里车库地面的坑洼能放进一个篮球,修补过的裂缝被新的裂痕撑开,像一道道伤疤。   我们找开发商谈了三次,每次都只说‘会修’,问怎么修、修多久,就说‘等方案’。   转机出现在11月4日,有业主把车库裂缝的视频发到网上,很快引发关注。   5日一早,万全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就到了小区,成立了工作专班,还拉了“禁止入内”的警戒线。   当天下午,物业挨家挨户通知搬离,帮老人抬行李、给孩子找临时住处,倒也算贴心。   可当开发商张家口荣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拿出“解决方案”时,业主们都气笑了,每户给1万元临时安置费,让大家自己租房,等修好再回来住。   1万元够干什么?业主王秀莲翻出手机里的租房软件,张家口市区两居室,月租最少1500,押金要押一付三,光押金就4500,剩下的5500,连4个月房租都不够。   更别说我家装修花了22万,定制的衣柜因为墙体变形,门都关不上了,这损失谁赔?   业主们找律师咨询,才知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   这种严重影响居住安全的情况,他们完全有权利要求退房并索赔,更让业主们不安的是开发商的“底细”。   有业主查了企业信息,发现张家口荣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涉及12起司法案件,光未履行的执行金额就超过9000万元,公司电话打过去要么占线,要么没人接。   这样的公司,就算承诺维修,我们也不敢信,万一修到一半跑了,我们找谁去?   李建军的话,说出了大家的顾虑,11月21日,住建局的通报终于来了,通报说,10号楼被鉴定为Csu级局部危房,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够,需要加固。   可业主们还有疑问:一开始大家反映的是9号楼也有裂缝,为什么通报只提10号楼?两栋楼是不是共用一个地基?9号楼要不要检测?   针对这些问题,专班工作人员在11月23日的沟通会上说,正在排查9号楼和10号楼的结构关联性,一周内会出结果。   Csu级不是不能修,但得修得让人放心,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陈工程师解释,他之前参与过2023年唐山某小区的危房加固。   当时那栋楼也是Csu级,我们先查清楚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然后用抗浮锚杆加固地基,再给立柱增大截面,花了5个月,最后鉴定恢复到Bsu级,现在住得好好的。   但关键是要先找到病因,再对症下药,不能瞎修,现在,业主们大多搬去了临时安置点,每天都会在业主群里聊进展。   目前,住建局说一周内会公布加固方案和安置补贴细则,开发商也被要求回应退房诉求。   但张慧和业主们还在等,等一个能让他们安心的方案,等一个对“监管漏洞”的说法。   毕竟,“家”不是一张纸面上的合同,也不是一份鉴定报告,而是脚下坚实的地面,是夜里能睡安稳的踏实,而守住这份踏实,才是守住了民生的底线。 信息来源:紫牛新闻2025-11-22发布:张家口一小区地库沉降当地再发通报:张家口车库沉降小区构成局部危房

0 阅读:40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