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日本熊患失控!13人丧命,多国发旅行警告,旅游业直接凉透34% 美国、加拿大等多国使馆接连发赴日旅行警告。原因很明确:日本今年已发生一百多起熊袭人事件,熊患闹到了失控的地步。 去日本旅游早不是看樱花、泡温泉那么轻松了。现在得时刻提心吊胆防熊,街头、公园甚至机场,都可能遇上凶悍的野熊。 据日本环境省2025年11月官方通报,4月至今熊袭已造成13人死亡、112人受伤。这是近20年最严重的一次,仅10月就有7人遇难,平均4天就有1人死于熊口。 秋田县成了重灾区中的重灾区。60多起熊袭事件里4人丧命,超70%的冲突都发生在居民区。超市门口、公交站台,居民日常出行都要四处张望。 熊已经闯进城市核心区了。札幌市中心已记录42次熊目击事件,美国驻札幌领事馆因安全风险,临时关闭办公两周。 11月12日,花卷机场因熊闯入跑道紧急关闭1小时23分钟,17个航班延误或取消。北海道积丹町的小学,因熊频繁出没停课3天,家长只能轮流接送孩子。 日本环境省数据显示,境内约有4.2万只亚洲黑熊、1.2万只北海道棕熊。部分成年棕熊体重达200公斤,觅食困难时会攀墙撬窗闯民宅,攻击性极强。 各国使馆的警告绝非小题大做。美国、加拿大明确提醒公民避免独自前往郊区,中方驻日使馆11月6日也发布安全提示,建议携带驱熊工具、夜间不单独外出。 日本政府急着救火,允许警察在熊威胁人身安全时使用步枪处置,还派自卫队携带捕兽网协助防控。可截至11月中旬,仍有23个县报告新增熊袭事件。 农村人口外流让大量农田荒芜,成了熊的天然栖息地。加上气候变化导致坚果、浆果减产,熊找不到食物,只能往人类生活区迁移。 岩手县某温泉度假村一名56岁员工,10月18日在园区后山打扫时遭熊袭击身亡。之后该区域酒店预订量暴跌28%,部分小型温泉旅馆因客流量不足暂时停业。 东京市民佐藤女士本来订了11月去岩手县的温泉行程,看到熊患新闻后直接取消。她在社交平台说:“再想泡温泉,也不能拿命冒险,等明年春天再看看吧。” 秋田县千秋公园是著名的红叶观赏地,10月25日因发现熊迹闭园。11月5日尝试开放3小时后,又因游客发现熊群被迫关闭,直至11月底才恢复开放。 4月至9月,日本全国共报告熊出没事件21347起。其中73%发生在市区或居民区周边,熊对人类的恐惧感越来越弱。 防熊产品成了日本的“刚需”。驱熊喷雾在亚马逊日本站长期断货,熊哨、熊铃销量同比暴涨380%。不少学校给学生发放熊铃,上学路上“叮当”声不断。 东京一名户外爱好者花7800日元(约合人民币390元)购置了驱熊喷雾、防熊背心和超声波驱熊器。公园、山区还安装了1200多个驱熊传感器,搭配烟花弹威慑野熊。 据日本观光厅11月20日估算,10-11月受熊患影响地区的旅游收入同比下滑34%,近40%的小型商户营收减半。依赖旅游业的县域经济,被熊患狠狠泼了一盆冷水。 单纯捕杀野熊只是治标不治本。人与熊的生存空间持续挤压,若不尽快完善生态保护规划、推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这类冲突只会越来越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