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日伪军一师长派人给粟裕送了一包烟。粟裕不解,以为是敌人送礼,便饶有兴

山有芷 2025-11-23 18:18:56

1942年,日伪军一师长派人给粟裕送了一包烟。粟裕不解,以为是敌人送礼,便饶有兴致地打开烟盒。谁知里面有张纸,看了内容后,粟裕冷汗直冒,立马下令:“全军集合!”   1942年11月的一个名场面,真叫人捏把汗,日军指挥官小林举起酒杯,脸上笑开了花,对着满座的高级军官嚷嚷着要提前庆祝,因为在他看来,这次撒下的大网绝对能把新四军的高层一锅端。   酒杯还没碰上,席间站起个叫施亚夫的师长,这人也就是大家嘴里的“汪伪高官”他不但没跟着赔笑脸,反而劈头盖脸泼了一盆冷水,竟然敢当众质疑太君的情报有水,这一手“唱反调”,其实是施亚夫在走钢丝。   就在这举杯前的片刻,他猛然在军事地图上瞅见了日军截获的返程路线图,那是新四军首脑们回撤的绝密路径,他脑子转得飞快,若是这一网下去,不仅粟裕跑不掉,连带着谭震林、管文蔚、陈丕显、叶飞、王必成、陶勇这几号响当当的人物,怕是都要折在南坎。   施亚夫为了把水搅浑,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玩心跳,他指着那地图上的南坎瞎起哄,说什么这地方北边东边都是海,明摆着的死地,新四军那些人精得跟猴似的,怎么可能选这种地儿开会。   他硬是摆出一副“我是为皇军考虑”的架势,把小林给忽悠愣住了,这一招虚张声势,就是要动摇日军那一根筋的自信,赌的就是让他们从“百分百确定”变成“犹豫不决”,只要鬼子一琢磨,行动一拖延,这时间差可就是几条人命。   而就在这间充斥着雪茄味和杀气的会议室之外,另一场无声的生死接力早就开始了,施亚夫刚才那一出是“文戏”真正保命的“武戏”藏在一盒不起眼的香烟里,早些时候他借着上厕所的档口,把自己关进隔间,那是争分夺秒地写条子。   那张小纸条上字不多,分量却重得压手:“有奸细,各首长返程路线已泄露”塞进烟盒,他把心腹喊来,只撂下一句话:哪怕拼了老命,也得把这烟递到粟裕手里,当这盒带着体温的香烟辗转送到粟裕面前时,外头的春风还带着寒意。   粟裕拆开烟盒一瞧,那几十个汉字像针一样扎进眼里,冷汗顺着脊梁骨就下来了,这哪里是送烟,分明是送命悬一线的警报,虽然日军司令还沉浸在情报无误的美梦里,新四军这边的电台却瞬间静默,行军路线那是火速调整。   这事儿要是放在别人身上,估计早露馅了,但施亚夫是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江湖”早年间他就是工农红军的一员,15岁就在枪林弹雨里闯荡,后来蹲了大狱被判15年,要不是1937年日军轰炸南京把监狱炸开了口子,他也逃不出生天。   这人也是个狠角色,逃出来不找个地儿躲清静,反而在南通拉起一支“守土团”这还不算完,为了钻进敌人的铁扇公主肚子,他居然听从组织安排,把队伍摇身一变成了汪伪的“绥靖军第七师”硬是把这身汉奸皮穿得风生水起。   那一晚,因为施亚夫在酒桌上的这一通忽悠,日军虽然还是按计划去了伏击点,结果扑了个寂寞“竹篮打水一场空”反倒是让日军更觉得施亚夫有先见之明,毕竟是他先喊出“地点不对”的,这不仅保住了新四军的半壁江山,还让粟裕趁机揪出了内部那个吃里扒外的内鬼。   最绝的是,经历了这么一场惊心动魄的“送信”大戏,施亚夫居然没暴露,甚至还赢得了日本人更深的信任,又在敌营的心脏里安安稳稳潜伏了两年,直到后来日军因为情报总是漏风,终于开始怀疑这个“忠诚”的师长。   施亚夫才眼看火候到了,干脆利落反水,带着2000多号兄弟和长枪短炮,浩浩荡荡回了新四军,一个人顶几个军的战斗力,说的就是这种既能把鬼子忽悠瘸了,还能在刀尖上跳舞的孤胆英雄。 信息来源:[1]吕传彬.施亚夫:打入日伪内部的中共特工[J].环球军事,2013(3):113-115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山有芷

山有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