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0年正月,延安侯唐胜宗刚平定贵州苗乱,朱元璋赏了他一千锭银子;可才过八个月

小依自强不息 2025-11-23 17:50:24

1390年正月,延安侯唐胜宗刚平定贵州苗乱,朱元璋赏了他一千锭银子;可才过八个月,他就被押到刑场,人头落地。刚立大功就被杀,这不是朱元璋昏了头,而是一场早就算好的局。 寒风卷着枯叶掠过刑场,唐胜宗镣铐上的铁锈蹭得手腕生疼,他望着奉天殿的方向,喉结滚动了两下。 唐胜宗死前扯着嗓子问“我犯了什么大罪”,没人敢回答——这罪名,早在十年前就埋下了伏笔。 1353年的濠州,城墙根下的野草刚冒绿尖,18岁的唐胜宗揣着半块麦饼站在军营外。 那会儿朱元璋刚从郭子兴麾下独立,帐篷里的油灯映着他布满冻疮的手,正攥着一张皱巴巴的舆图。 “跟着你,能活吗?”唐胜宗的声音发颤,却没后退半步。 朱元璋抬眼时,刀疤在眼角扯出一道冷笑:“想活,就得敢把命扔进火里烧。” 两年后的渡江战役,元军的箭矢像暴雨般砸向木船,唐胜宗咬着牙把盾牌顶在朱元璋身前,后背中了三箭仍死死跪着——这一跪,跪出了中翼元帅的官职。 打宁国时,朱亮祖的援军快摸到城门了,唐胜宗带着二十个死士在山道上滚了三里地,硬生生用滚石堵了三天三夜。 安庆水寨的夜雾里,他让士兵举着稻草人晃悠,自己带着船队从芦苇荡里摸过去,等敌兵反应过来,刀已经架在了守将脖子上。 1370年大封功臣,34岁的唐胜宗接过铁券时,指腹蹭过“免死”二字,心里烧得慌。 可这铁券真能护他周全吗? 没过多久,驿站快马的事就被拎了出来。 放在战时,这不过是传递军情的寻常事,可朱元璋盯着卷宗冷笑:“侯爵用驿马,是想谋反吗?” 爵位没了,唐胜宗蹲在府里啃冷馒头,啃着啃着就笑了——他知道,这是敲打。 后来代县叛乱,他主动请缨,提着叛将首级回来时,朱元璋扔给他一坛酒:“复你爵位,去守辽东。” 辽东七年,他带着士兵开荒种粮,把城墙修得比山还结实,当地人说“延安侯在,辽东安”。 1390年正月,贵州苗蛮又反了,唐胜宗带着旧部往南冲,三个月就平了乱。 朱元璋赏他一千锭银子,银锭上的花纹在阳光下闪得他眼晕。 他不知道,这是朱元璋给他的最后一口食。 太子朱标身子弱,朱元璋夜里总梦见那些跟着他打天下的老兄弟,一个个都长着反骨。 胡惟庸案过去十年了,案卷里的血早就干了,可朱元璋觉得还不够——得让朱标手里的刀,先见见血。 那个告发唐胜宗的家奴,是三年前被朱元璋安插在侯府的,供词上的“与胡惟庸交通”,墨迹浓得像刚从血里捞出来。 辽东到南京几千里地,唐胜宗七年没踏过江南的土,怎么跟胡惟庸“交通”? 没人敢问。 刑场上,唐胜宗忽然笑了,笑声比寒风还冷:“我打了三十七年仗,从濠州打到辽东,身上的疤能拼成一张舆图,到头来,不如一个家奴的几句话?” 刀落下时,他看见朱元璋站在城楼的阴影里,手里攥着朱标的小手。 蓝玉案爆发时,有人翻出唐胜宗的卷宗,发现他的罪名后面,还有一行小字:“洪武二十三年,赐死,除爵。” 没提铁券,也没提战功。 他的家人连夜烧了族谱,大儿子带着弟妹往山里跑,路过濠州时,看见当年投军的土路上,又有少年揣着麦饼往军营走。 后来朱棣靖难,打进南京城那天,有人在奉天殿的角落里,发现了半块生锈的铁券,上面“免死”二字,被人用刀剜去了。 三百年后,皖南的一个小村子里,老人给孩子讲故事,说他们祖上是武将,跟着皇帝打天下,最后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孩子问:“那皇帝为什么要杀他呀?” 老人望着远处的山,山影像个巨大的铁券,压得人喘不过气:“因为功高盖主,就像树长得太高,挡了太阳。” 风穿过祠堂的窗棂,吹得香灰簌簌落,落在一块没刻名字的牌位上

0 阅读:214
小依自强不息

小依自强不息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