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到饭点就像打仗,现在后厨安安静静,我终于能准时吃口热饭了。”看着手机里自动

灵雁看搞笑 2025-11-23 06:49:39

以前到饭点就像打仗,现在后厨安安静静,我终于能准时吃口热饭了。” 看着手机里自动生成的餐饮门店日报表,张老板对着方大努感慨。这不是方大努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反馈 —— 从餐饮到药店,他用数字化工具帮不少经营者卸下了 “经营重负”,让 “轻松盈利” 从口号变成了日常。 智越餐饮:从 “手忙脚乱” 到 “智能协同” 方大努初次接触李记家常菜时,这家开了五年的社区餐馆正陷在 “两难” 里:饭点前厅服务员跑断腿,顾客催单声此起彼伏;后厨靠手写单传菜,漏单、错单是常事,出餐效率提不上来;更让李老板头疼的是库存,每天闭店后要和员工对着账本盘货到半夜,第二天还常发现前一天的青菜烂在了冰箱里,一个月食材损耗就占了成本的 15%。 “问题不在人忙,在没找对工具。” 方大努给出的方案,是一套打通 “点餐 - 收银 - 库存 - 会员” 的智能系统。他先帮李记上线了扫码点餐功能,顾客坐下扫桌码就能选菜,备注里的 “少辣、多醋” 会自动同步到后厨打印机,省去了服务员记单、传单的环节。“以前服务员一次最多盯 3 桌,现在盯 6 桌都轻松,饭点再也不用临时找兼职了。” 李老板说,系统上线第一个月,前厅人力成本降了 18%,出餐速度却快了 35%,顾客催单投诉少了一半。 更让李老板惊喜的是库存管理的变化。方大努帮门店把所有食材录入智能系统,设置了 “安全库存线” 和 “效期预警”—— 当土豆库存低于 50 斤时,系统会自动提醒采购;当生菜还有 3 天到期时,会推送 “优先使用” 的提示到后厨。“以前盘货要两小时,现在打开手机就能看实时库存,上个月食材损耗从 15% 降到了 3%,光这一项每月多赚 2000 多。” 李老板笑着说,就连会员管理也变简单了,系统会自动记录顾客的消费偏好,比如王阿姨爱吃红烧肉、张先生常点酸菜鱼,下次他们到店,系统会推送专属优惠券,会员复购率比之前提升了 40%。 智越药店:从 “繁琐低效” 到 “温效并存” “方经理,你快来看看,这位老人记不住用药时间,儿女又不在身边,我们总不能天天打电话提醒啊。” 去年夏天,惠民大药房的刘店长给方大努打了求助电话。彼时的惠民药店,正被三大难题困住:人工审方慢,高峰时顾客要排队等 10 多分钟;药品库存杂乱,员工找一盒降压药要翻遍三个货架;最棘手的是慢病顾客服务,店里有 200 多位老人需要长期服药,漏服、错服的情况时有发生。 方大努带着团队到药店蹲点三天后,拿出了一套 “智能服务方案”。他先帮药店接入了智能审方系统,医生开的处方上传后,系统会在 10 秒内完成合规性审核,比人工审方快 5 倍,高峰时顾客不用再排队。“以前审方要专人盯着,现在员工能腾出时间帮顾客找药、讲用药知识。” 刘店长说。 针对 “找药难”,方大努给每个药架装了 “智能标签”,员工在系统里输入药品名称,对应的标签就会亮灯,还会显示药品位置和库存。“以前找药平均要 3 分钟,现在 30 秒就能找到,员工不用再满头大汗地翻货架了。” 药师小周说。 最让老人们暖心的,是会员健康档案系统。方大努帮药店给每位慢病顾客建立了电子档案,记录用药品种、剂量和时间,系统会在每天服药前 1 小时,给老人发短信提醒;如果老人连续两天没到店购药,药师会收到系统推送的 “回访提示”。72 岁的陈爷爷有高血压,之前总忘吃降压药,自从有了智能提醒,他再也没漏过一次药,上个月复查时血压控制得特别好。“这系统比儿女还贴心,方经理真是帮了我们大忙。” 陈爷爷说。 如今的惠民药店,不仅经营效率提上去了 —— 审方效率提升 80%,找药时间缩短 80%,库存盘点时间从 4 小时降到 1 小时;更留住了顾客的心,半年内慢病顾客流失率下降 60%,药店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 25%。 从餐饮门店的 “智能协同” 到药店的 “温效并存”,方大努的数字化实践证明:经营的 “轻松”,从来不是靠 “拼命加班”,而是靠 “找对方法”。当 AI、大数据等技术真正融入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能破解效率难题,更能让服务有温度、经营有底气 —— 这正是移动智企给经营者带来的最大 “门道”。

0 阅读:0
灵雁看搞笑

灵雁看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