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民日报了! 事情发生在11月16号, 沙特阿拉伯icon,两名中国工程师开

迎曼观东 2025-11-22 15:03:36

上人民日报了! 事情发生在11月16号, 沙特阿拉伯icon,两名中国工程师开车途中遭遇洪水车辆不幸侧翻,危机时刻,沙特青年冲入激流救人,拉出一个后,关切的询问是否其他人,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次冲入激流中救人…… 这不是电影剧本里的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沙特沙姆利地区的生死救援。 当晚76毫米的暴雨突袭山谷,洪流5分钟内就没过车轮,正在参与光伏电站建设的中国工程师,连人带车被冲得卡在岩石间。 24岁的沙特青年艾哈迈德和同伴路过时,看到车顶挥舞的双手,想都没想就停下车,用绳索搭起救生通道,一头扎进了每秒10米流速的洪水里。 视频里那句焦急的阿拉伯语“快点!抓住我的手”,成了最动人的跨国对话。 第一次把人拉到安全地带后,艾哈迈德抹掉脸上的泥水,第一句话就是询问是否还有人被困。 得知还有一名工程师被困车内,他不顾同伴刚才险些被冲走的险情,转身又冲进了浑浊的激流,往返三次才把两人都转移到高地。 更让人暖心的是救援后的故事。中国驻沙特大使特意邀请艾哈迈德和他的同伴做客使馆,为他们颁发“中沙友谊贡献证书”。 面对获救工程师送来的慰问金,艾哈迈德婉拒了,只说“如果我的兄弟遇到危险,我也会这样做”。 这个朴实的回答,配上他那句“中国人来沙特建了很多大项目,为我们做了贡献”,让无数网友破防。 这场救援之所以刷屏,不仅因为见义勇为的勇气,更因为它戳中了国与国友好的本质。 中沙之间的联系,从来不止于能源合作与基础设施建设,更藏在这种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里。 艾哈迈德们不知道两位工程师的名字,却愿意用生命冒险;中国工程师远赴异国,用技术助力当地发展,这份双向的善意,让“朋友”二字有了最实在的重量。 如今,获救企业不仅向沙特公益组织捐资回馈,还出动机械帮当地清淤疏通道路。 而艾哈迈德也说,未来想学习中文,进一步了解中国。 从使馆表彰的掌声到两国民众的刷屏点赞,从“沙特善举”话题下300万次播放到中国微博2.1亿次讨论,这场洪水没能挡住什么,反而让跨越国界的善意扎得更深。 在这个总有人强调差异的世界里,艾哈迈德们用行动证明:善良从不需要翻译,友谊也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 它就藏在激流中伸出的双手里,藏在“别害怕”的安慰里,藏在“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的谦逊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迎曼观东

迎曼观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