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是体质“绊脚石”,这8个中成药,祛湿化痰,建议收藏 痰湿体质易引发身体发沉、痰多、腹胀等不适,还可能诱发多种问题,中医调理核心在于“祛湿化痰、健脾理气”。以下整理8个针对痰湿的常用中成药,每个都明确功效、适用场景及核心作用,帮你精准应对痰湿困扰,方便日常参考收藏。 1、二陈丸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用途:用于痰湿停滞所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镇咳、祛痰、平喘,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缓解痰湿引起的咳嗽痰多;调节胃肠功能,改善腹胀、恶心等不适。 2、橘红痰咳液 功效:理气化痰,润肺止咳。 用途:用于痰湿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咽干、咽痛、胸闷;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祛痰、镇咳、抗炎,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减轻呼吸道黏膜炎症反应,缓解痰湿引起的咳喘症状。 3、半夏糖浆 功效:止咳化痰。 用途:用于痰湿蕴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舌苔白滑、脉濡缓;支气管炎、肺炎恢复期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镇咳、祛痰,能抑制咳嗽反射,增加痰液分泌量并降低黏稠度,便于咳出。 4、参苓白术散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所致的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脘腹胀闷、舌苔白腻、脉濡缓;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痰湿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痰湿体质引发的乏力、易感冒。 5、香砂六君丸 功效:益气健脾,和胃。 用途:用于脾虚气滞、痰湿内阻所致的消化不良、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肢体乏力、舌苔白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促进消化酶分泌,改善胃肠蠕动,增强脾胃运化能力,减少痰湿停滞;缓解胃肠道痉挛,减轻腹胀、嗳气等不适。 6、平胃丸 功效: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用途:用于湿滞脾胃所致的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舌苔白腻而厚;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燥湿化痰、理气消胀,能减少胃肠道内水分停滞,缓解痰湿引起的腹胀、肢体沉重;调节胃肠动力,改善消化吸收。 7、祛痰灵口服液 功效:清肺化痰。 用途:用于痰热痰湿交阻所致的咳嗽、痰多、喘促,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支气管炎、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祛痰、镇咳、抗炎,能促进痰液排出,减轻气道炎症,缓解痰湿化热引起的咳喘、痰多黏稠。 8、苏子降气丸 功效:降气化痰,温肾纳气。 用途:用于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痞塞,咽喉不利、痰多黏稠,肢体倦怠、舌苔白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作用:镇咳、祛痰、平喘,能抑制气道平滑肌痉挛,促进痰液稀释排出,缓解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喘、胸闷。外排痰湿调理 理气除湿方子 苏子降气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