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都不装了,台积电副总带枪投靠,带走80箱机密资料,直接加入英特尔 11月20日

精彩山寒客 2025-11-22 10:07:35

装都不装了,台积电副总带枪投靠,带走80箱机密资料,直接加入英特尔 11月20日消息,中国台湾半导体行业爆出惊人内情。 最近台湾半导体圈炸了个大新闻,75 岁的台积电前副总罗唯仁,退休才三个月就转身加入老对手英特尔,还被曝带走了二十多箱核心机密资料,这事让不少人直呼 “看不懂”。 要知道,罗唯仁在台积电待了 21 年,是张忠谋都要亲自颁奖的技术元老,本该安享晚年的他,为啥要冒着重蹈声誉的风险 “跳槽”?这背后可不只是简单的个人选择,更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深层博弈。 罗唯仁是美国籍,早年就在英特尔干了 18 年,2004 年被台积电用 “年薪翻倍 + 技术决策权” 挖过来。 在台积电的日子里,他一路顺风顺水,不仅打破 “67 岁退休” 的规矩干到 75 岁,还同时掌管 2 纳米、3 纳米两个核心研发团队,甚至能自由调阅公司所有制程数据。 他最厉害的战绩是主导 “夜鹰计划”,帮台积电突破 10 纳米技术瓶颈,累计拿下 1500 多项专利,说是台积电的 “技术顶梁柱” 一点不为过。 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元老,退休前却让助手打包了二十多箱手写笔记和复印资料,里面全是 2 纳米、A14、A16 这些没量产的核心技术,包括晶体管架构、良率控制方法这些台积电砸了上百亿美元才换来的宝贝。 他退休刚满三个月,就以 “英特尔先进制程优化副总” 的身份公开亮相。要知道,英特尔这些年在先进制程上一直掉链子,18A 制程(相当于 7 纳米)量产屡屡推迟,良率长期卡在 30% 左右。 而罗唯仁带来的技术,直接让英特尔的量产时间从 2026 年提前到 2025 年中,良率一下冲到 60%,还省了 120 亿美元研发成本。 这背后的逻辑很明显,英特尔缺的正是台积电那种把技术落地量产的实战经验,而罗唯仁手里的资料和经验,刚好补上了这个缺口。 这事最诡异的地方在于 “反常”。 75 岁的人,有钱有名有声望,犯不着冒着 “窃密” 的骂名再折腾。 而且台积电的保密措施严得吓人,核心研发区要指纹 + 虹膜双重验证,电脑禁用 USB 接口,打印纸都嵌了金属条防止带出,可这些规矩对罗唯仁却形同虚设 —— 他调阅机密不用审批,手写笔记带出也没人检查,甚至没签常规的 18 个月竞业协议。 台媒猜测,这可能是台积电或民进党当局 “默许” 的,毕竟现在美国一直在逼台湾芯片产业 “回流”,特朗普还多次吐槽 “台湾生产了几乎 100% 的高端芯片”。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事可能看着离得远,但其实影响不小。 台积电的 2 纳米制程是目前最顶尖的技术,原本能让我们未来用到的手机、电脑更轻薄、更省电,现在核心技术被带走,台积电的技术优势可能被削弱,后续新产品的升级速度或许会变慢。 而英特尔拿到技术后,可能会在芯片市场重新发力,打破目前台积电一家独大的局面,后续芯片价格或许会有新变化。 不过民进党当局说 “影响有限”,这话也不全是嘴硬。台湾半导体产业积累了四十多年,不是单靠一份资料就能被打垮的,但罗唯仁事件暴露的内控漏洞确实让人担忧 —— 对大陆技术人员严防死守,却给美籍高管开 “绿灯”,这种双重标准可能会让更多核心技术面临外泄风险。 目前台检方已经立案调查,但由于罗唯仁是美国籍,又身在海外,想追回资料或追责难度极大。 这场行业地震还没结束,台积电和英特尔的沉默、美国的态度、后续的调查进展,都可能改变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 这已经不只是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更是大国科技博弈下的必然结果,而最终的影响,恐怕还要等几年才能完全显现。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精彩山寒客

精彩山寒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