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终究还是说出了震惊世界的大实话!11月20日,纽约时报刊文直言,中国不光

非常盘点中 2025-11-22 01:17:59

美国媒体终究还是说出了震惊世界的大实话!11月20日,纽约时报刊文直言,中国不光顶住了美国全方位的经济施压,还凭着在美国依赖的全球供应链里的主导地位,用更有威慑力的反制手段成功反击,而经历数十年产业空心化的美国,没做好准备不说,压根没心思也没实力给出像样回应。 谁都记得美国前阵子多嚣张,2025 年 10 月特朗普在社交平台放狠话,说 11 月起要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的额外关税,口气大得能吹破天。 这边关税大棒还没挥下来,那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又盯着中国造船业搞起了 301 调查,10 月 14 日干脆宣布对中国船舶加收港口费,摆明了想卡住全球航运的脖子。 可他们千算万算没料到,中国的反击比闪电还快,美方政策刚落地,中方当天就宣布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直接把规矩怼了回去。 交通运输部当天就甩出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美国企业拥有、运营的船舶,哪怕只是持股 25% 以上,靠泊中国港口都得缴费,起步价就是每净吨 400 元,而且还会逐年涨价。 这政策可不是摆样子,美国美森航运的 “曼努凯” 号货轮刚到宁波港,就被收了 445.84 万元的特别港务费,业内都算过账,这相当于一趟航次白干小一半。更狠的是,没缴清费用的船舶根本办不了进出港手续,想逃费?下次来港必须补齐,一点空子都钻不了。 美国本想拿造船业开刀,结果先被戳了痛处。要知道全球近 70% 的新船都是中国造,美国港口里的起重机十有八九是中国产的,真把中国造船业惹急了,美国的港口扩建、海运补货都得停摆。 没过一个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就悄悄发公告,宣布暂停对华造船业的 301 调查措施,不仅停收港口费,连起重机的额外关税也免了,活脱脱一副 “打不过就认怂” 的模样。商务部发言人说得直白,这就是美方被迫相向而行的结果,毕竟他们自己也扛不住。 关税大棒更是成了笑话,特朗普喊着加 100% 关税时,美国股市当天就跌得稀里哗啦,创下 “关税战” 以来最惨单日跌幅。美国零售商协会急得跳脚,公开警告说加税会让美国通胀反弹,每个家庭每年要多花 3000 多美元。 没等中方正式反制,美方自己先松了口,5 月份就撤销了 91% 的对华加征关税,剩下的也暂停了 90 天,所谓的 “极限施压” 成了自导自演的闹剧。 中国的反制从来不是单点回击,而是精准打击美国的供应链命门。就在美国折腾造船业的同时,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突然宣布,11 月 8 日起对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连生产设备和技术都卡得死死的。 这一下直接打在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七寸上,美国电动车电池所需的石墨负极 95% 依赖中国供应,本土连像样的石墨化设备都造不出来,想找替代方案至少要等 5 年。 更早之前,中国就对镓、锗这些关键半导体材料收紧了出口,原则上不允许对美出口,想绕道第三方也没用,每批货物都得核查最终用户信息。 美国半导体企业急得组团去白宫请愿,可政府除了喊 “供应链多元化” 的口号,压根拿不出实际方案。有专家算过,光是失去中国的镓供应,美国的雷达、芯片产业每年损失就得超过 200 亿美元。 说到底,美国这是被自己的产业空心化坑了。几十年把制造业往外迁,只留下金融和科技外壳,结果关键物资全得靠进口,中国恰恰在这些领域攥着主导权。 想重建本土供应链?谈何容易。美国想搞石墨加工,连环保审批都得过个三五年;想重启造船业,熟练工人都找不齐,成本比中国高 3 倍还多。 纽约时报说美国 “没心思也没实力回应”,算是说到了点子上。这边刚对中国挥拳头,那边自己的产业就喊救命,只能在 “施压” 和 “妥协” 之间反复横跳。而中国手里的牌可不止这些,从造船到材料,从港口到技术,每一张都掐着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以前美国总觉得能靠霸权拿捏别人,现在才看清现实:供应链的主导权不在白宫的文件里,而在实打实的产业实力中。 中国的反制之所以管用,不是靠嗓门大,而是因为手里有别人离不开的真东西。这一回,美国算是彻底尝到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的滋味,而这恐怕还只是个开始。

0 阅读:99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