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罗娃的质问,击中了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奇科的软肋。克利奇科以兵力短缺为由,提议将乌克兰动员年龄从25岁降至22岁。扎哈罗娃在例行记者会上说,克利奇科市长绝口不提自己两个体格健壮、完全符合服役条件的儿子,一个定居英国,一个长期居住在美两国。 这事儿最近闹得挺大,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直接点名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奇科,戳中他自家事儿上的痛点。克利奇科前阵子公开表态,说乌克兰军队人手不够,得把征兵年龄从25岁往下调到22岁甚至更低,这样才能补充前线兵力。可扎哈罗娃在新闻发布会上反击,说他自家两个儿子身体壮实,年纪也合适,却一个在英国安家,一个在美国待着,没见有回国服役的意思。这话一出,等于把克利奇科的提议和个人情况摆在一起比,显得挺尴尬。 事件起因是克利奇科在一次采访中提的建议。他说乌克兰军队兵力短缺,过去征兵从18岁起步,现在调到25岁,结果人不够用,得降回22岁左右。这提议在乌克兰国内引发争议,因为冲突持续三年多,很多人家已经损失惨重,年轻人被征走的风险更大。克利奇科作为市长,本来管基辅的事,但他的话影响不小,毕竟他是知名人物。俄方抓住这点,扎哈罗娃就回应了,说降低年龄是为了让克利奇科他们这帮人继续掌权,普通人当炮灰,而官员子女躲在国外。 从国际角度看,这事儿反映出乌克兰动员政策的困境。乌克兰从2022年冲突爆发后,就实施了严格的征兵制度,25岁以上男性得服役,很多人想方设法避开,比如出国或找关系。官员家庭被指责子女多在西方国家,这成了俄方宣传的把柄。类似情况不止克利奇科一人,乌克兰议会里有些议员的子女也在国外,媒体报道过几起。 乌克兰动员法最近在改,议会讨论过降低年龄,但还没定案。克利奇科的提议其实呼应了军方需求,前线确实缺人,损失数字官方没全公开,但国际估计挺高。俄罗斯这边,通过扎哈罗娃的发言,试图从道德角度攻击,指出领导层自家不带头。历史上看,这种指责在冲突中常见,目的是分化对方内部。 从更广的视角,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持续,但也面临疲劳。美国和英国提供武器和援助,克利奇科的儿子正好在这些国家,这点被俄方拿来说事儿,暗示特权阶层受益于西方庇护。乌克兰普通民众呢,很多家庭承受压力,年轻人出国避役成了现象,波兰和德国接收了不少。克利奇科作为前拳王,转政后形象硬朗,但这种家庭事儿一曝光,就容易被质疑。 扎哈罗娃的角色在俄外交中关键,她不只说乌克兰,还评论全球事儿,比如中东或亚太。她的发言常被西方媒体指责是宣传,但俄方坚持这是回应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