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号,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东京发表演讲的时候强调,对于高市早苗这个新政权,我们“既然生了就要养”。那么如何看待麻生的这个发言? 众所周知,没有麻生太郎的力挺,高市早苗恐怕连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决赛圈都进不了。总裁选举那阵子,她首轮票数垫底,眼看就要出局。是麻生一声令下,麾下43名议员集体倒戈,硬生生把她从悬崖边拉了回来,推上了首相宝座。 麻生敢说“养”,底气就在这儿——他养的不是高市一个人,是自己派阀在自民党里独一无二的话语权。 果不其然,高市刚当选总裁,党内人事布局就成了麻生派的“分赃大会”:自民党“四役”里最关键的干事长给了麻生的小舅子铃木俊一,总务会长安插了麻生的得意门生有村治子,麻生自己则坐上了副总裁的位置,等于把党内行政、党务、决策的核心权力全抓在了手里。 连内阁里的财务、防卫这些要害部门,也全是麻生信得过的嫡系,高市所谓的“新政权”,从一开始就是麻生系搭好的架子,她不过是站在台前的那个招牌。 至于高市上台后那些引发轩然大波的“疯狂操作”,看着是她在唱主角,其实全是照着麻生的剧本走。 就说炒得最凶的台海议题,高市在国会上大言不惭说台海冲突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听着挺唬人,其实这套说辞麻生早就玩过。 2023年麻生在台北演讲时就喊过“必须展现保卫台湾的觉悟”,本质都是借台海议题在日本国内造声势,目的是哄着国会通过更高的防卫预算,推动修宪扩军,高市不过是把麻生的“旧台词”升级成了“政府立场”。 还有把防卫费提到GDP2%以上、研究引进核潜艇这些激进主张,哪一个不是麻生派多年来的核心诉求? 麻生派历来就主张“和平宪法不合时宜”,要强化自卫队权限,高市不过是个执行力更强的“传声筒”,甚至比麻生自己出面更方便——毕竟顶着“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名头,搞起右倾操作来反而少了些老派政客的舆论阻力。 更能看出门道的是执政联盟的变动,这事儿明摆着是麻生在背后操盘,高市连插话的份都没有。 原本和自民党合作了26年的公明党,早就看高市的极端路线不顺眼,更恨麻生当年骂他们是“顽固不化的癌症”,高市一上台,公明党立马提了三个条件,核心就是要限制麻生派的权力。 结果高市想都没想就拒绝了,直接把公明党逼得退出联盟,自民党瞬间丢了国会多数席位。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高市要垮台的时候,又是麻生出手,亲自对接日本维新会,用削减50个国会议员席位、在大阪设副首都这些筹码,硬是把这个右翼政党拉过来搞“阁外联合”,帮高市稳住了首相宝座。 这波操作里,高市全程就是个旁观者,谈判细节是麻生敲定的,条件是麻生答应的,她只需要在协议上签字,这种“傀儡式执政”,可不就是麻生说的“养”着吗? 连高市自己那套所谓的“早苗经济学”,也全是麻生路线的翻版。她嘴上喊着“延续安倍经济学”,实际推行的却是麻生一贯主张的“紧缩财政+企业优先”,搞法人税减免刺激投资,却对民众最关心的物价上涨、养老金问题避而不谈。 麻生早就说过“不能靠印钞维持繁荣”,高市所谓的“金融缓和”不过是个幌子,核心政策全是照着麻生的剧本走。 甚至她任命涉“黑金”丑闻的原安倍派成员萩生田光一当代理干事长,看着是在拉拢旧势力,其实也是麻生的意思——安倍派解散后,那些散落的议员成了“自由人”,麻生借着高市的手把他们收编,既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又削弱了党内其他对手,一举两得。 说到底,麻生这句“既然生了就要养”,就是日本派阀政治的直白自白。在自民党那套游戏规则里,首相从来不是选出来的,是大派阀“造”出来的。 麻生花了43张选票的代价“生”出了高市这个首相,自然要通过人事、政策、联盟这些手段“养”着她,让她成为麻生派掌控政权、推行右翼路线的工具。 高市那些看似疯狂的举动,不过是麻生让她演的戏,她要是敢不听话,麻生有的是办法让她从首相位置上下来——毕竟自民党历史上,被派阀推上去又拉下来的首相,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麻生要的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女首相,而是一个听话的“提线木偶”,这句“养着”,说白了就是把操纵的绳子攥得更紧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