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又发重磅警告:一边说“日本如果不做出改变,将彻底从世界消失”;一边又在播客

小张的社会 2025-11-21 11:15:34

马斯克又发重磅警告:一边说“日本如果不做出改变,将彻底从世界消失”;一边又在播客节目自信预言,“AI最快四年超人类智慧,20%概率人类玩完”。有钱人说话就是带流量,马斯克这嘴一张,财经圈、科技圈、育儿圈全体“共振”。   马斯克提到的 “不改变就会消失” 的国家,正是近期麻烦不断的日本。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看看日本当下的处境就知道并非危言耸听。2025 年第三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下降 1.8%,这是自 2024 年第一季度后再次出现负增长,经济下行压力显而易见。   更让人担忧的是,作为日本重要经济支柱的旅游业正遭遇重创,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长期占据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三成左右,可由于一系列不当言论引发的关系紧张,中国政府发布了旅游和留学预警,大量中国旅游团取消预订,相关旅游股应声大跌。   三越伊势丹百货股价单日下跌 11.31%,资生堂跌幅达到 9%,东京迪士尼运营商股价也跌了 5.68%,就连优衣库、无印良品这些在中国市场布局深远的品牌也受到波及。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这一情况可能让日本全年旅游消费收入减少 2.2 万亿日元,直接拖累 GDP 下降 0.36%。除了外部因素,日本自身的人口老龄化、产业转型迟缓等问题早已存在,马斯克的警告更像是戳破了一层窗户纸,让外界更清晰地看到这个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另一边,马斯克在《乔・罗根体验》播客节目中的言论更让科技圈炸开了锅。他明确表示,AI 最快可能在四年内超越人类智慧,到 2029 或 2030 年就会达到 “比所有人类加起来更聪明” 的水平,而这背后隐藏着 20% 的人类灭绝风险。   这番话听起来有些科幻,但结合当前 AI 的发展速度,却让人不敢完全忽视。   马斯克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源于他对行业现状的深刻观察,他批评 OpenAI、谷歌等公司的 AI 训练方式存在问题,过度强调 “政治正确” 而偏离了追求真相的本质,比如谷歌 Gemini 曾在测试中认为 “误认性别比核战争更严重”,这种逻辑悖论可能会给未来埋下隐患。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创办了 xAI 公司,推出了主打 “诚实好奇” 的 Grok 模型,还计划在 2026 年推出第三代超级计算机 Dojo,试图在 AI 竞赛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有趣的是,马斯克的 AI 预言不仅让科技圈热议,还意外引发了育儿圈的 “共振”。家长们开始焦虑,当 AI 在四年内就能超越人类智慧,未来的孩子该掌握什么样的技能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是继续深耕传统学科,还是重点培养创造力、情感感知这些 AI 难以替代的能力?这种焦虑背后,其实是对未来社会变革的本能担忧。   而财经圈则在讨论 AI 泡沫的可能性,OpenAI CEO 萨姆・奥特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都认为当前 AI 行业存在泡沫,大量投资可能最终无果,但黄仁勋、扎克伯格等大佬却持相反意见,认为 AI 的革命性价值值得持续投入。这场争论的核心,本质上是对技术变革与商业理性的平衡思考。   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讨论中,中国的表现格外亮眼,展现出了大国应有的沉稳与远见。面对 AI 发展的机遇与风险,中国没有盲目跟风炒作,也没有因噎废食,而是出台了一系列 AI 安全治理政策,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监管框架。   目前中国的 AI 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既保障了技术的快速迭代,又有效防范了潜在风险。   在经济领域,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即使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稳定器。这种 “稳中有进” 的发展策略,与某些国家的被动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人们看到了大国风范背后的实力支撑。   其实无论是对日本的警告,还是对 AI 的预言,马斯克的言论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本质上是因为这些话题都触及了当下全球发展的核心矛盾 —— 如何在变革中寻找出路,如何在进步中防范风险。   日本的困境提醒我们,固步自封、忽视外部环境变化终将付出代价;而 AI 的快速发展则告诉我们,技术变革的浪潮不可阻挡,唯有主动适应、合理引导才能趋利避害。   面对马斯克的两大重磅言论,你更认同哪一个?对于日本当前的处境,你认为它该做出哪些改变?而当 AI 可能在四年内超越人类智慧,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培养下一代,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0
小张的社会

小张的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