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说起来是真让人揪心又憋屈:安徽一位阿姨,30年前因为子宫肌瘤做手术,在界首市

人间大清醒 2025-11-21 08:36:25

这事说起来是真让人揪心又憋屈:安徽一位阿姨,30年前因为子宫肌瘤做手术,在界首市一家医院输血,没想到就这么染上了艾滋病。这三十年来,她的免疫功能一直不好,反反复复住院治疗,身体被折腾得够呛。后来她向医院索赔15万元院外护理费,结果法院明明承认她确实需要长期护理,却因为“证据不足”,只判了4.4万元。 这事一曝光,网友们都炸了锅,争议点一抓一大把。首先最让人纠结的就是“30年潜伏期索赔”——30年前的医疗条件和现在没法比,那时候血液筛查技术可能还不够完善,存在历史漏洞,可这锅到底该谁来背?是当年的医院,还是整个医疗体系的历史遗留问题?总不能让患者一个人扛下所有痛苦吧? 再看那4.4万元的赔偿,网友们的质疑真不是没道理:“这钱够请几天护工啊?”现在安徽当地住家照顾老人的护工,一个月起码要三四千块钱,4万多块钱撑死了也就够请一年的,可阿姨是因为艾滋病导致免疫功能减退,还伴有肝功能不全、肾损害,医生明确说需要长期监护 ,这一辈子的护理需求,4万多块钱简直是杯水车薪。为啥会判这么少?原来阿姨今年已经77岁了,身上还有其他基础病,法院先后委托了三家鉴定机构,都没法明确她的护理需求和艾滋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只能按50%的比例酌定赔偿,从2023年到2024年的院外500天,算下来就是4.4万。可这能怪阿姨吗?30年都过去了,证据早就不好找了,她能证明自己是输血感染的就已经不容易了。 还有人呼吁,真该建立一个医疗感染长期救助基金。你想啊,这种因为医疗操作感染重病的患者,往往要终身治疗、终身护理,维权过程又漫长又艰难,像这位阿姨这样兜兜转转打官司,最后拿到的赔偿也远远不够实际支出。现在国家虽然有医疗救助制度,但大多是针对大病患者的短期报销,对于这种医疗感染导致的长期需求,保障还不够精准。就像英国曾经发生的“污染血”丑闻,上万人因为输血感染艾滋或丙肝,最后政府出面道歉还设立了百亿英镑的赔偿基金 ,咱们也该有类似的机制,让患者不用一辈子耗在维权上。 我个人觉得,法院的判决虽然有法律依据,毕竟“谁主张谁举证”,证据不足确实没法全额支持,但从情理上来说,这4.4万元真的太杯水车薪了。阿姨这三十年受的罪是实打实的,医院当年的过错是板上钉钉的,不能因为时间久、证据难取就让患者吃亏。最该反思的是,历史漏洞不能让受害者买单,医院得有更多担当,不能只想着按最低标准赔偿。而且光靠患者自己维权根本不现实,建立专门的长期救助基金太有必要了,把政府、医院、社会的力量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帮这些患者摆脱终身维权的困境。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40

用户16xxx40

2
2025-11-21 11:36

应该告医院违规往血里加病毒!不然一袋血从血站到病人,怎么就有毒了呢?

猜你喜欢

人间大清醒

人间大清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