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西藏军区两个四川兵杨超和张瀚在给驻训部队送过冬物资时出意外,两人

史太郎呀 2025-11-20 17:38:36

2018年1月,西藏军区两个四川兵杨超和张瀚在给驻训部队送过冬物资时出意外,两人都没抢救过来。杨超是孤儿,渠县人,当时是上尉军需助理;张瀚绵阳人,下士。他们负责运送的都是帐篷、粮食这些基本物资,但那天遇上暴风雪,车子滑进冰河。 2024年1月,西藏军区某汽车运输营的荣誉室里,两张年轻的面孔在晨光中格外清晰,六年过去了每到这个时节,总有战友驱车前往川藏线G318国道K4700处,在那片曾经吞噬两个年轻生命的冰河边,献上洁白的哈达。 事情发生在2018年,西藏军区某部队野外驻训需要送过冬物资,1月19日刚从探亲假归队的杨超听说了这个任务后,他主动找到营长说道:我是军需营房助理员,应该带队前往,几乎同时21岁的张瀚也找到指导员,递上了入党申请书说道:这条路我跑了两年,每个弯道、每处暗冰我都熟悉,这次任务必须算我一个,就这样两人请缨接下了这次任务。 就在出发前一晚杨超还在和远在成都的妻子卢睿昕视频,镜头那头,两岁的儿子刚学会叫爸爸,杨超的眼神瞬间柔软下来。 杨超从小在渠县孤儿院长大的,他把全部的温柔都给了这个小家,买房时,他坚持只写妻子一个人的名字:万一我有个什么,你和孩子也有个保障。 而张瀚还未结婚,他的宿舍里一张和女朋友合影摆在床头,两个在绵阳农村一起长大的年轻人,约定等张瀚服役期满就结婚。 上次探亲张瀚悄悄给父母买了一万三千元的重疾险,却舍不得给自己添置一件新衣服,母亲心疼地说:你在那么远的地方要照顾好自己,张瀚只是笑笑:部队把我养得壮壮的,您就放心吧。 1月18日出发前,杨超仔细检查了三遍物资清单,张瀚则爬进车底检查防滑链,中午12点满载帐篷、粮食、药品的军车缓缓驶出营区,谁都没想到,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穿着军装踏上征程。 下午3点15分暴风雪突然来袭能见度不足五米,张瀚握紧方向盘,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车速,就在一个急转弯处车轮下的暗冰让车身瞬间失控。 杨哥,抓稳,这是张瀚留下的最后一句话,3点27分对讲机里传来杨超的声音:我们在K4700处遇险,请求支援,物资清单在车上,不能丢。 当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应急分队赶到时,两人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救援官兵含泪打捞上来的物资中,大部分都还完好无损,这是两个年轻战士用生命守护的最后成果。 张瀚手机里存着连续23天在高原哨所执勤的照片,每一张都是零下二十多度的坚守记录,杨超的笔记本最后一页,工整地写着:下批物资要多带冻疮膏,去年很多战友的手都冻裂了。 部队为两位烈士追记一等功,杨超的家乡渠县设立了助学基金,每年资助贫困学生,张瀚的家乡绵阳在公路边立起纪念碑,过往的司机常常停车献花。 2020年起,西藏军区开始使用无人机运送紧急物资,但官兵们都知道,在极端天气下,仍需要有人冒着风险去完成任务。 如今新兵入伍第一课,就会听到杨超和张瀚的故事,教导员总是说:不是每个牺牲都发生在战场,但每一个默默坚守的身影,都是祖国最坚实的脊梁。 雪山无言却见证了忠诚,冰河冷峻却铭记了热血,两个四川小伙子把青春永远留在了世界屋脊,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军人本色。 G318国道K4700处风雪依旧,但那份守护战友、服务人民的精神,已化作高原上永不熄灭的明灯。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0 阅读:4
史太郎呀

史太郎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