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39年,董小宛抢了陈圆圆的心上人冒辟疆,成了冒辟疆的小妾。没想到刚过1年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1-20 17:05:14

公元1639年,董小宛抢了陈圆圆的心上人冒辟疆,成了冒辟疆的小妾。没想到刚过1年,战事爆发,冒辟疆举家逃亡。在途中,冒辟疆屡次要抛弃董小宛,然而董小宛却为了照顾冒辟疆坐着睡了整整100天,致使年仅28岁的董小宛因过度劳累去世了。 时间倒回公元1641年,冒辟疆在苏州,那叫一个春风得意。他当时正儿八经看上的人,是谁?大名鼎鼎的陈圆圆。 他俩当时甚至都到了谈婚论嫁、见过家长的地步。可惜,冒辟疆因为家里有急事耽搁了。等他再杀回苏州,晚了,陈圆圆已经被“豪强劫掠北上”——命运的齿轮咔嚓一响,陈圆圆走向了吴三桂,也走向了大明的终局。 冒辟疆啥反应?史料说他“闻之惨然”。他失恋了,而且是失去了“白月光”。 就在这个当口,董小宛,这个他两年前见过一面、觉得“还行,但人有点累,先走了”的姑娘,正式登上了他的生活舞台。 如果说冒辟疆对陈圆圆是主动出击,那他对董小宛,就是全程被动。 1642年,冒辟疆考科举失败,心情极差。路过苏州,听说董小宛病重,母亲刚去世,就顺道去看了看。 这一看,董小宛抓住了这根救命稻草。 她当时刚被有钱有势的人骚扰过,身心俱疲。冒辟疆的出现,就像一道光。她强撑病体,拉着冒辟疆的手不让他走,说:“今天一见先生,我病好了一大半。” 第二天冒辟疆要走,董小宛直接收拾了行李跳上船,说:“我一定要送你。” 这一送,就是整整二十七天。 这是什么概念?从苏州到镇江,冒辟疆天天让她回去,她天天不走。史料原话是“越二十七日,凡二十七辞”。冒辟疆找了无数理由:我要考试、我妈管得严、你还有债务…… 董小宛临江发誓:“妾此身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这痴情换来了什么?冒辟疆把她劝回去后,在回忆录里写了句大实话:“余虽怜姬,然得轻身归,如释重负。” “如释重负”! 兄弟们,划重点了。他觉得终于甩掉了这个“包袱”。 你以为这就完了?董小宛被拒后,自己跑回南京找他。路上遇到强盗,钱被抢光,船也坏了,在芦苇荡里饿了三天。好不容易到了南京,怕打扰他考试,又在外面等了两天。 结果呢?冒辟疆第五次落榜,心情跌到谷底,加上心里还惦记着陈圆圆,他再次“严令董小宛返回”,给了她一个决绝的背影。 董小宛几乎绝望了。但她没放弃。她回苏州,自己想办法还清了债务,闭门谢客,日日吃素,就等他一句话。 冒辟疆,这个被女人惯坏了的才子,最终大概也是被这份决绝和痴情“砸”懵了。他最后还是把董小宛娶回了家,纳为小妾。 董小宛“抢”赢了。她用近乎“自杀式”的追求,把自己硬塞进了冒辟疆的生活。 进了冒家,她“却管弦,洗铅华”,拼了命地从一个名妓转变成一个完美的儿媳、体贴的小妾。她伺候婆婆,照顾正房,精研厨艺,甚至冒辟疆生病时,她会闻看他的粪便来判断病情。 她用尽全力,去配得上这份她“抢”来的感情。 可老天爷给她的考验,才刚开始。 如标题所说,安稳日子刚过一年多,公元1644年,甲申之变,明朝亡了。清军南下,战火烧到了江南。 冒辟疆带着全家老小开始了九死一生的逃亡。 冒辟疆是个孝子,也是个才子,但他绝不是个英雄。在刀光剑影的混乱中,他骨子里的自私和犹豫再次暴露。史载,在逃难途中,兵荒马乱之际,冒辟疆屡次动了抛弃董小宛的念头。 为什么?累赘。在那种时刻,他首先要保的是老母亲、是正妻、是他自己。董小宛这个“妾”,在生死关头,是可以被牺牲的。 然而,董小宛的反应,再次震碎了所有人的三观。 逃难结束后,冒辟疆自己先垮了。他病倒了,而且是重病——下痢兼疟疾。在那个年代,这基本就是等死。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里自己都写了,他病了五个月,形销骨立。 是董小宛,这个他曾经“如释重负”甩掉、在逃难时想“抛弃”的女人,开始照顾他。 她“坐着睡了整整100天”。 这不是夸张。冒辟疆病重时,时冷时热,神志不清。董小宛怕自己睡熟了照顾不到他,就用一个破草席裹着身子,整夜靠坐在冒辟疆的床边。 他冷,她就赶紧抱住他,用自己的体温暖他;他热,她就给他扇风擦身;他疼,她就彻夜给他按摩。她自己每天只吃一顿粗饭。 五个月,一百多个日夜,她硬生生把冒辟疆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冒辟疆痊愈了。可董小宛,这个曾经灵秀水嫩的江南才女,彻底油尽灯枯。 她本就体弱,又经历了逃难的惊吓和照顾病人的极端劳累。冒辟疆病好后,董小宛就倒下了。 公元1651年,董小宛去世,年仅28岁。她用命,换了冒辟疆的命。 冒辟疆活了多久呢?他活到了83岁。 董小宛死后,冒辟疆悲痛欲绝,写下了那篇情真意切、催人泪下的《影梅庵忆语》来悼念她。

0 阅读:78

评论列表

木火生

木火生

2
2025-11-20 19:14

单方面付出的情,贱如草芥!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