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11月3日一餐馆来了一位女顾客,点了一碗抄手,吃完了却拒绝结账,女顾客

怪兽瞎蹦跶了 2025-11-20 15:53:12

四川成都,11月3日一餐馆来了一位女顾客,点了一碗抄手,吃完了却拒绝结账,女顾客表示自己点的是抄手,店家给她上的是馄饨,店家解释馄饨就是抄手,抄手就是馄饨,可女子不信,表示她中午吃的是抄手,老板给她上的这碗是馄饨,老板解释不通,表示成都是个包容的城市,建议女子打12315。 11 月 3 日这天,四川成都一家烟火气十足的小餐馆里,本来安安静静的吃饭氛围,被一位女顾客的举动搅得有些热闹,说起来这事也挺让人哭笑不得,女顾客点了一碗抄手,吃得干干净净后,却对着老板摆手说不结账,理由让人没想到 , 她坚称自己点的是抄手,可店家端上来的是馄饨,不是她想要的东西,自然不能给钱。 这家餐馆开了有些年头,主打川式小吃,抄手是招牌之一,每天来吃的熟客不少,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女顾客坐下后,清清楚楚点了 “抄手”,服务员也没听错,很快就把一碗热气腾腾的红油抄手端了上去。 她当时没说任何异议,拿起筷子就吃,一碗抄手连汤带馅吃了个精光,抹了抹嘴才开口说上错了餐,老板闻讯赶来,一头雾水地解释,在四川这边抄手和馄饨本质上就是一回事,都是面皮包着肉馅,只是各地叫法不同,店里一直都是这么叫、这么做的,从来没出过误会。 可女顾客根本听不进去,语气十分肯定地说,自己分得明明白白,抄手就是抄手,馄饨就是馄饨,绝对不是一回事,她还特意强调,中午刚在另一家店吃过正宗的抄手,和眼前这碗的样子、口感都不一样,所以断定店家给她上错了,是馄饨不是抄手。 老板耐着性子跟她掰扯,说北方大多叫馄饨,皮偏方形、厚实些,汤底常加紫菜虾米,到了四川就叫抄手,皮是梯形的,更有嚼劲,还爱浇红油,味道偏麻辣,往南到广东,又会叫云吞,皮薄馅细,配竹升面汤。 可不管叫什么,核心都是面皮包肉,本质没区别,就是地域叫法和做法的小差异,但女顾客认死理,只认自己中午吃的那碗 “标准抄手”,非要说是店家弄错了不肯买单。 周围吃饭的食客也忍不住悄悄议论,有人觉得挺新鲜,没想到吃个抄手还能起这争执,也有人觉得女顾客有点不讲理,“要是一开始觉得不对,怎么不早说,都吃完了才说上错了,这有点说不过去”。 老板心里也挺无奈小本生意,一碗抄手没多少钱,可这道理说不通,总不能白白送出去,他知道再争论 “抄手和馄饨是不是一回事” 也没结果,女顾客已经先入为主认定了自己的想法。 于是老板压下心里的些许不快,放缓了语气说:“成都本来就是个包容的城市,各地饮食叫法不一样很正常,我也不想跟你吵。要是你实在觉得我们上错了不认可,那你可以打 12315 投诉,让相关部门来评评理,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们都认。” 这话既给了女顾客台阶,也展现了自己没做错的底气,毕竟食材、做法都是按川式抄手来的没半点含糊。 女顾客听老板这么说愣了一下,没再继续争执,但也没立刻结账,站在原地犹豫了一会儿,周围的食客看着这场景,有人小声劝了句 “多大点事,老板都这么说了,实在不行就按规矩来”。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就是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闹出来的小插曲,女顾客可能是真的对 “抄手” 有自己固定的认知,觉得和平时吃的不一样,但从普遍认知来看,四川地区抄手和馄饨确实互通,店家也没故意上错餐。 后来女顾客磨蹭了一会儿,最终还是结了账离开,老板看着她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跟周围食客笑了笑说:“没事没事误会解开就好,成都嘛包容点好。” 这件事很快就在附近传开了,不少人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有人说女顾客太较真,也有人说饮食文化差异确实容易让人困惑,但不管怎么说,消费讲究的是诚信,要是真觉得餐品不对,应该在刚上桌的时候就提出,而不是吃完了才拒付,这既让店家为难,也不符合常理。 其实在中国,很多食物都有地域别名,就像馒头和馍、番茄和西红柿一样,本质相同只是叫法不同,成都作为一座包容的城市,接纳着各地的美食和文化,这种小误会本可以少一些,只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认死理,遇到问题早点沟通,就不会闹得这么尴尬。 (信息来源:e昆山)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怪兽瞎蹦跶了

怪兽瞎蹦跶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