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龙

古木过去 2025-11-20 13:20:07

非去不可吗? 日本记者在浦东机场看到的震撼一幕: 前往日本的值机口中国人排成长龙,满满当当站着一排等着办登机手续的人。 这令人费解甚至有些愤怒的一幕,赤裸裸地展示了当下部分国人“要钱不要命”的心态。 绝大多数人并不是不知道风险,而是打心底里觉得“倒霉的不会是我”,或者更直白地说,他们觉得手里的那点沉没成本,比潜在的安全隐患更金贵。 那位为了几千块机票钱就在机场纠结的上海姑娘,因为环球影城的快速通道票退不了,又心疼改签费,硬是把这一两千块的损失看得比什么都重。 在她的逻辑里,既然钱都花了,那就必须得享受到服务,至于官方嘴里的“风险”,在她看来不过是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远没有账户里扣掉的这笔钱来得肉痛。 这种因小失大的算计,在队伍里比比皆是。有些人仅仅是为了不浪费那张不仅不能退、改期还要加钱的特价票,就甘愿把自己置身于不可控的局势之中。 更讽刺的是,日本那边稍稍给点甜头,这边的人就立刻把警惕性抛到了九霄云外。现在日本签证放宽得毫无底线,只要是个大学毕业生,连资产证明都不用就能拿到入场券。 这种“开门迎客”的姿态,与其说是友好,不如说是精准收割。小红书上那些所谓的“省钱攻略”更是火上浇油,教年轻人怎么去便利店薅羊毛,怎么买退税相机能赚回机票钱。 哪怕是像苏州那对母女,为了抢购几个限定款的保温杯,居然觉得只要避开沿海吃海鲜就万事大吉。 这种掩耳盗铃式的自我安慰,简直幼稚得可笑。难道辐射或者地缘冲突的风险,会因为你买了一个便宜的电饭煲就绕道走吗? 还有一类人,是典型的“鸵鸟心态”。他们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外交部的公告字字千钧,他们视而不见。反倒是社交媒体上那些网红博主发的“亲测安全”、“岁月静好”,他们奉若神明。 看到日本药妆店贴几张中文告示,说点“欢迎中国游客”的场面话,他们就感动得一塌糊涂,觉得当地民众和政客是割裂的,觉得自己的钱包能换来永久的尊重与平安。 像那些坚持要去富士山徒步的退休老人,甚至天真地认为政治博弈只存在于新闻联播里,根本不会波及到几百公里外的风景区。这种对国际局势的麻木和对个人安危的盲目自信,实在让人看着着急。 当然,也有人会拿“刚需”当挡箭牌。那些必须要去参展的外贸商人,必须要去报到的留学生,看似有着不得不去的理由。 毕竟几十万的前期投入砸进去了,不去就是血本无归。但在“暂勿前往”这种级别的警告面前,任何商业利益和学业规划其实都应该重新掂量。 当国家机器都在暗示前方有坑的时候,还要硬着头皮往里跳,这不仅仅是勇敢,更是一种缺乏大局观的赌徒心理。 说到底,这场机场里的排队大戏,演出的不仅是国人对旅游的热衷,更是对风险认知的匮乏。航司那苛刻的退改政策固然可恨,但这绝不是拿安全去赌博的理由。 大家总觉得灾难是小概率事件,总觉得只要自己不去惹事就能全身而退,可真当不可挽回的事情发生时,这一长串的队伍里,又有谁能承担得起那个后果? 如果是你,面对几千块的损失和不可预知的风险,你会选择及时止损,还是硬着头皮去赌一把运气?欢迎到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