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年,63岁的汤和要告老还乡,朱元璋就问:“爱卿还有什么要求吗?”只见汤和

乐山聊养生 2025-11-20 10:35:14

1388年,63岁的汤和要告老还乡,朱元璋就问:“爱卿还有什么要求吗?”只见汤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色眯眯说到:“老臣还想要10个美女。”众臣一听目瞪口呆,但朱元璋却满心欢喜,且一口答应了。 汤和并不真在意那几个女子,他要的,是一个“彻底放弃权势”的形象。他清楚朱元璋的性子,不信任任何手握兵权的老臣。此刻若还谈什么兵权、爵位、子嗣传袭,无疑自取死路。 十年前,汤和还在战场上。那时他统兵围攻苏州,正是朱元璋北伐之前最重要的一战。张士诚困守城中数月,粮尽援绝,汤和指挥水军断其水路,终破吴地,张士诚被擒,江南大局底定。 战功之后,汤和没有与李善长、胡惟庸等权臣一样结党,他主动推辞中书职位,反复请命驻守南京,表示“愿做后方庶务,无复边事”。朱元璋起初试探,令他总领兵马,汤和只做表面,不再过问调兵。 在南京,汤和一再低调,甚至装疯装老。他常饮酒醉卧,偶有奏章,也故意判错,让下属觉得他老眼昏花。有人疑其作态,汤和却从不辩解。有人说他昏庸,他更是笑而不语。 他不是不清楚朝中风声。蓝玉案前,胡惟庸伏诛,李善长被诛。每一个大功之臣的陨落都如一面镜子,照着汤和的前路。他当年在常州酒后失言,“今日朱元璋得天下,吾亦有半功”,那话传到京中,让他半夜冷汗湿衣。自那后,他便决定以“醉翁”自居,外人笑他是糊涂侯,他却知道,这是保命的盔甲。 朱元璋其实早知他醉不是真醉,只是懒得再多猜疑。大权在握的皇帝并不怕臣子庸懒,就怕臣子有志。汤和没了野心,就等于没了危险。权臣要能识时而退,才有全身之望。 “功高震主,唯有退得及时,方能避祸全身。”汤和申请归乡的那一年,正是蓝玉案前夕。他看到风声愈紧,许多旧部遭查抄,不再犹豫,上书自陈年老力衰,请求归田。朱元璋当即批准,还亲问赏赐。汤和提出要美女,不要权位,朱元璋一笑置之,心中反而安心。 他回到苏州后,每日饮酒作诗,闭门不出。有人曾想请他出面荐人,他婉言谢绝。即使皇帝派人探访,他也照常醉态出迎,毫无章法。他的家中子弟无人从政,门客也不往来京中。 1395年病重,朱元璋亲遣中使探望,并亲撰哀辞:“忠而有识,退而能安。”赐谥“靖”,命厚葬南京钟山之侧。死后无祸,子孙平安,算得上明初功臣中罕见之善终者。

0 阅读:920

评论列表

foxwu

foxwu

2
2025-11-20 13:39

胡扯,老汤跑苏州干嘛?另外老汤也不光是喝酒泡妞,他退休当年还主持了巡海防,扎实修了几座城,老猪很满意

猜你喜欢

乐山聊养生

乐山聊养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