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上场,杨瀚森肉眼可见的几点积极变化: 1、出场时间多了不少,上了13分钟,当然这也跟比赛的走势有关,开拓者大比分落后翻盘无望,小杨才有了更多时间。 2、数据好看了不少,突破了2分瓶颈,拿到了9分5篮板3助攻1盖帽。 3、感觉体能充沛了一些,力量也足了,脚下不像是踩着棉花了,蹬地踏实了,有了一定的爆发力。 4、敢于对抗了,有了暴扣;也善于防守了,犯规次数少了;更勤于跑位了,不再一味地挡拆了。 5、篮板球的保护肉眼可见的成长,训练痕迹也愈发显现,对抗能力有提升。 总之,经此一战,可能是他进入开拓者轮换的立身之机,此战过后估计会确定自己的队内位置,是不是乐观了一些?

用户15xxx63
才第一年,慢慢来,急不得
用户10xxx29
篮球课堂——“超巨”个人能力的三元法分析——进攻、防守、串联!——(1)进攻方面。得分是硬指标,但是必须结合“防守待遇”,比如“享受”持球包夹与无球干扰的强度;否则,拿超级数据的、也许只是一个蚕食球队easy-ball的数据刷子!比如阿摊!——(3)防守方面。篮板总数远远不是防守的全部(必须结合进攻篮板率)——更重要的防守贡献,事实上是“1vs1 破坏进攻”、协防威胁、补防到位率!它们无法用数据体现,却是防守的日常与基座——(4)阿摊是篮球世界最可笑的“防守悖论”!——篮板总数逆天,进攻篮板少得可怜;抢断、盖帽气氛拉满,叉腰溜达、漏人如麻!——(5)串联方面。助攻数据远远代表不了串联能力与串联效果!——必须结合“球权占有率”、“处理球速率”、“助攻失误比”来考察——(6)此中精英如魔术师、纳什、保罗;湖人showtime、太阳跑轰、空接之城,马不停蹄、人到球到!——(5)反面教材则是阿摊!——助攻数据的堆砌依赖于海量球权——遇全场紧逼、持球过不了半场;弧顶发牌、全看队友的战术素养!——在它“大海捞针式”的传球集锦背后,挂着大量“彩蛋”:砸脸、砸脚、砸脑门、砸屁股、砸裁判、砸观众!
用户12xxx38
明显是之前被媒体奶漂了,没好好训练,可以鼓励他但不要瞎吹他
大H
至少能排里斯之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