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俄罗斯跟乌克兰那样陷

如梦菲记 2025-11-19 15:46:33

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俄罗斯跟乌克兰那样陷入长期对抗,那日本得提前把后勤补给这方面准备扎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日本自卫队统合司令官、海军大将南云宪一郎说,万一中国和日本像俄罗斯跟乌克兰那样陷入长期对抗,那日本得提前把后勤补给这方面准备扎实。   这话一出来,日本国内媒体全都跟着转发报道,看上去好像是在强调备战的重要性,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这位大将的话里其实藏着更深层的担忧。   南云宪一郎这个人的背景不简单,他是2025年3月刚上任的日本自卫队首任统合作战司令官,手里管着240人的作战指挥中心,之前还开过F-15战斗机,履历相当光鲜。   但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军事主官,不谈武器装备有多先进,不吹嘘战术有多精妙,偏偏把重心放在后勤补给上,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因为他比谁都清楚,日本在长期对抗中最大的软肋就在这儿。   咱们先从地理位置说起,乌克兰那边打成那样,西面还有波兰、匈牙利这些北约国家,陆地边界连着,坦克弹药想运进来,火车汽车一路开过去就行。   日本呢?四面全是海,跟任何一个盟友都没有陆地接壤,所有外部支援都得走海运,这就意味着,一旦海上通道出问题,整个国家的补给线就断了,南云作为海军出身的将领,对这种地理劣势肯定有着切肤之痛。   更要命的是资源问题,日本自己几乎不产石油,97%以上的天然气和煤炭都靠进口,其中88%的石油得从中东运过来。   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钢铁和燃料的消耗,飞机军舰没了油就是一堆废铁,工厂没了能源就得停工。   长期对抗拼的就是谁能撑得住,而日本连最基本的能源都保证不了自给,这仗还没开打,结局基本上就定了。   粮食方面也好不到哪儿去,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8%,在发达国家里排倒数,连大米这种主食现在都跌破了93%的自给线,小麦玉米大豆这些更是95%得靠进口。   战略粮食储备撑死了也就够两个月用,真要是长期耗下去,老百姓没饭吃,社会就得乱套,前线士兵也没心思打仗,南云嘴上说要把后勤准备扎实,实际上就是在担心这些东西根本准备不起来。   海上运输线的问题就更明显了,日本60%到75%的海运量都得经过台湾海峡,90%的进口石油、99%的进口矿物都走这条通道。   这条线要是被控制住,日本只能选择绕远路,多走一千多海里不说,运输成本和时间都耗不起。   而咱们中国在台海周边的军事部署摆在那儿,航母驱逐舰形成的防控体系,日本想突破基本没可能,南云心里肯定门儿清,所以才会这么着急强调后勤准备。   日本的工业虽然看着挺强,汽车半导体都是世界顶尖水平,但关键材料得靠进口,生产高端装备需要的稀土,90%以上都来自中国,没有这些稀土,他们的高端制造业就转不动。   半导体产业需要的高纯度硅料、光刻胶原材料,同样得从外面买,日本把精力都放在了高端制造上,基础材料的生产能力反而被忽略了,时间长了就形成了依赖,一旦进口渠道被切断,工厂断供,军工生产也得跟着受影响。   反观中国这边,情况完全不一样,咱们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一个不落,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规模连续十几年全球第一。   打仗需要的武器弹药、后勤物资,国内工厂开足马力就能生产,完全不用看别人脸色,南云对比一下两国的工业底子,心里怎么可能有底?所以他才不敢谈技术战术,只能反复强调后勤准备。   日本一直把美国当靠山,但真到了关键时刻,美国未必会真心帮忙,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根本没精力再在东亚发动一场大规模冲突。   冲绳的美军基地离台湾才600公里,战时肯定是导弹的首要目标,日本连后勤基地都保不住,还谈什么长期对抗?   南云宪一郎的这番话,表面上是在强调未雨绸缪,实际上是暴露了内心的焦虑,他知道日本跟中国长期对抗根本不占优势,资源缺、运输线脆弱、工业基础材料依赖进口,这些短板摆在那儿,再怎么准备也改变不了先天不足。   所以这话听着是在说备战,骨子里其实是露了怯,承认了日本撑不起一场长期消耗战。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