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一直以为日本投降是老美的两颗原子弹,广岛死了10多万人,长崎死了7万多人,还不包括核辐射的影响,其实不是,实际上是苏联参战,三路军队杀向日本的伪满政府,盘踞东北,苏联出动了150万军队,日本才最终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说白了,日本投降根本不是被两颗原子弹炸怕的!真正把这群硬撑着不认输的军国主义分子打服的,是苏联那上百万大军冲进东北伪满地盘的致命一刀! 我以前跟绝大多数人想法一样,满脑子都是“原子弹定胜负”的说法,总觉得那两颗原子弹一炸,两座城市瞬间成了废墟,好多人当场没了性命,还有核辐射带来的长久痛苦,日本肯定是被这架势吓破了胆,才乖乖投降。 直到后来翻了些史料才发现,这事儿压根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广岛被炸完那天,东京的军部大佬们还在硬撑,拍着桌子说再扛几个月,就能让美国人吃大亏,甚至觉得美国可能就这两颗原子弹,根本没能力接着炸。 真正让日本彻底慌了神的,是苏联突然翻脸对日宣战。他们之前一直把苏联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核爆之后还急着给莫斯科发消息,求斯大林出面调停,想找个台阶下,搞个“有条件投降”。 可他们不知道,苏联早就跟英美商量好了,德国投降后没多久就会对日动手,这突如其来的宣战,直接把他们的幻想砸得粉碎。 宣战没几个小时,苏联的百万大军就分好几路冲进了伪满地盘,这支刚打赢德国的军队,那战斗力可不是盖的,坦克集群黑压压一片,飞机在天上轮番轰炸,战术打法跟日本熟悉的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日本在东北的驻军,早就不是当年的精锐了,能打的部队都被调去太平洋战场填坑,剩下的大多是年纪偏大的补充兵,手里的武器都是些老古董,面对苏军的坦克,只能抱着炸药包硬冲,防线跟纸糊的一样,很快就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 更关键的是,东北对日本来说就是战略大后方,是他们的战争补给命根子,这里的矿产、粮食,都是支撑他们接着打仗的关键,一旦被苏军占领,日本本土的物资供应马上就断了档,粮食撑不了多久,石油更是用一天少一天,根本没法再维持战争。 苏军推进的速度快得惊人,没几天就拿下了伪满的核心城市,那个傀儡政权瞬间就垮了台,日本在东北的统治彻底完蛋了。 这时候的日本才算真正陷入了绝境:东边有美军舰队盯着,随时可能登陆本土,西边中国军队正在全面反攻,收复了不少地盘,北边被苏联红军压得喘不过气,连北边的岛屿都被占了,南边的东南亚据点也被盟军一锅端了。 他们心里最怕的其实不是原子弹,而是被苏联占领,毕竟美国可能还会保留天皇制,可苏联跟他们积怨已久,要是苏军登陆北海道,皇室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说,这种四面八方都被围死的局面,才让天皇最终下定决心,宣布无条件投降。 当然,原子弹确实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也给日本带来了不小的震慑,但要说真正打垮他们抵抗意志的,还是苏联参战带来的战略崩盘。 这只是我梳理史料后的个人看法,不代表绝对史实,你们觉得原子弹和苏联参战,哪个对日本投降的影响更大?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