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据多家媒体报道,日本方面突然宣布了在西南方向增加一次海空警戒行动安排。 看回近年东海的节奏,日本公布的年度紧急起飞次数在2016年曾超过千次,近两年仍维持高位,方向多指向我国活动空域。 海面上,我国海警大型执法船常态巡航,海军驱逐舰、护卫舰编队轮换值勤,052D、055的出现频率不低。 对照过去,日本海上力量也在加码,像“摩耶”“爱宕”一类防空舰不断出动,反潜机P-1、P-3C覆盖面广。 空中这边,我军歼-10C、歼-16与空警-500配合越来越熟练,夜航、复杂气象下的出动也成为常态。 另一边,日本空自F-15J在那霸、F-35A在三泽与百里等基地分布,值班反应速度不断压缩。 西南岛链的机场、雷达点位持续完善,使得双方在同一片海域的相遇概率更高。 装备之外,训练频度决定熟练度,我军远海实战化训练年年推进,科目更贴近实战任务。 日本在多国联合演训中参与度高,科目涵盖反潜、空防、补给等环节,目的是提升联动能力。 风险点很直接,距离近、平台多、天气复杂,一旦判断失误,擦碰概率上升。 于是程序化应对很关键,无线电通报、识别动作、距离控制,越规范,风险越低。 从海面火力看,055与052D形成防空与指挥中枢,我方水下力量也保持存在,日本则依靠高密度反潜巡逻与声呐网。 从空域看,无人机与长航时平台加入。据报道,日本试用MQ-9进行海上监视,我方也在推进长航时侦察与预警。 归根到底,这是一场长期的掰手腕,靠的是节奏、耐心和规范操作,喊话再多也不能替代稳定的现场处置。 我们的态度很清晰:稳住节奏、守住底线、管控风险,把现场做扎实,让对方的噪音失去作用。 在海天线相遇时,专业的动作和清晰的信号,就是最硬的回应。
果然如此。多家日本媒体公开报道,日本突然对台海问题发出更强硬的表态。 日本最
【6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