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1月18日)表示,我们美国愚蠢地把芯片市场输给了台湾。美国需要 H-1B 移民来制造电脑芯片并“培训我们的人民”。 先说说这芯片产业的布局,哪是特朗普一句话就能左右的?芯片产业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多少年的发展,那是市场长期选择、技术不断积累,还有全球分工协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说台湾的芯片产业,那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台积电这些企业,从一开始就一头扎进芯片制造这个领域,几十年如一日地投入研发,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他们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这才在全球芯片市场站稳了脚跟。 美国呢,曾经在芯片设计领域那也是风光无限,像英特尔、高通这些巨头,设计出来的芯片性能那叫一个强。但在芯片制造环节,美国企业却逐渐掉队了。 为啥呢?因为芯片制造是个重资产、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建一座先进的芯片制造厂,那得砸进去几百亿美元,而且技术更新换代还特别快。 美国企业觉得这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就把很多制造环节外包出去了,自己主要专注于设计和研发。 这本来是一种合理的产业分工,可特朗普倒好,现在觉得芯片制造重要了,就想靠行政手段把产业“抢”回去,这不是典型的短视行为吗? 再来说说这H-1B移民。特朗普觉得靠引进这些移民就能“培训”美国本土人才,让美国重新在芯片制造领域崛起,这想法也太天真了。 H-1B签证主要是针对那些有专业技能的外国人才,美国企业确实通过这个签证引进了不少优秀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但芯片制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靠几个外国专家就能把美国本土人才“培训”出来的。 美国本土不是没有人才,而是缺乏对芯片制造这个领域的兴趣和投入。很多美国学生更愿意去学金融、法律这些来钱快的专业,对芯片制造这种需要长期投入、回报周期长的领域不太感兴趣。而且,芯片制造需要的是大量的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这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就算引进了一些外国专家,他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美国本土的工人变成技术精湛的芯片制造高手。 更重要的是,全球产业链早就深度融合在一起了。芯片产业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供应、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分布在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大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比如,日本在半导体材料方面实力强劲,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中国大陆在芯片封装测试环节发展迅速。美国想强行把芯片制造环节抢回去,就等于要打破这种已经形成的全球产业链格局,这怎么可能呢? 强行切割全球产业链,只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后果。首先,市场秩序会被严重扰乱。芯片产业的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 美国强行把芯片制造环节抢回去,可能会导致原材料供应中断、生产成本上升、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最终影响整个芯片市场的供应和价格。 其次,成本会被大幅推高。芯片制造需要大量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美国重新建立芯片制造产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来购买设备、建设工厂、培养人才。 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芯片价格上,导致芯片价格上涨。这不仅会影响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也会给全球消费者带来更高的成本。 最后,美国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还会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 美国这种强行改变产业链的行为,必然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其他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很可能会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比如对美国商品加征关税、限制美国企业的投资等。这样一来,全球贸易环境就会变得更加紧张,全球经济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特朗普这种想靠行政手段强行改变芯片产业布局的想法,不仅难以成功,还会损害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芯片产业的发展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通过全球分工协作来实现互利共赢。 美国应该放下贸易保护主义的架子,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芯片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要是特朗普一意孤行,继续推行这种短视的政策,最终只会自食恶果,让美国在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中越来越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