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7日这天,赖清德在出席台北档案馆开幕典礼时,突然把话题引向了中日关系,

律便利小店 2025-11-18 10:21:51

在11月17日这天,赖清德在出席台北档案馆开幕典礼时,突然把话题引向了中日关系,声称中国对日本进行“复合式攻击”,并一口咬定这是对所谓“印太和平”的冲击。 他这一番话让人听得一头雾水,不了解的还以为自己是联合国秘书长,哪怕只是出席一个档案馆活动,也不忘趁机刷一波“国际存在感”。 但细看之下,其实他所谓的“关切”不过是老调重弹,借国际局势搞“台独”那一套,说白了,不是关心区域和平,而是借题发挥,为自己的政治主张找舞台。 赖清德这番言论乍一听好像挺有“国际范”,但问题是他讲的内容根本站不住脚。先说他提到的所谓“中国对日本的复合式攻击”,根据日本政府和中国外交部的公开表态。 目前两国在海上问题和历史认知上确实存在分歧,但双方都保持了外交沟通。中国也从未在官方层面有任何“攻击性”言行,更没有对日本进行所谓“复合式”操作。 反倒是日本在美国的怂恿下,频繁在台海议题上刷存在感,对华政策越来越激进,这种情况下赖清德不批评日本,反而倒打一耙,说中国是麻烦制造者,简直是颠倒黑白。 更耐人寻味的是,赖清德这番话并非孤立事件。他近年来频繁借国际新闻炒作“台海安全”,把自己包装成“国际和平守护者”,实则是想把台湾问题国际化。 每当中日、美中之间有点风吹草动,他就跳出来刷一波存在,仿佛不说点什么自己就会被忘记。可惜的是,国际社会真正关心的是和平与发展,而不是他这种搅局行为。 谁都知道,“台独”主张是当前台海紧张的最大变量,而赖清德却总是想把自己装成“受害者”,这套路已经被看穿。 从他这次讲话的用词也可以看出,他想把中国塑造成“规则破坏者”,自己则是“秩序维护者”,但问题是,这种话术早就不新鲜了。 从上世纪冷战时期开始,西方国家就喜欢用“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套话语体系来定义“谁对谁错”,可问题是,这个“规则”是谁定的?是谁有权定义这些“规则”? 中国一直强调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国际法,而不是某些国家“说了算”的所谓“国际秩序”。赖清德却选择性失明,对这些基本事实视而不见,还要把自己贴上“守序良民”的标签,实在是太过虚伪。 他还呼吁中国展现“大国风范”,这听上去像是在劝人冷静,但其实是另一种话术包装下的挑衅。这种话说出来表面上是“理性”,实际上却在暗示中国“不够冷静”,是“麻烦制造者”。 这是典型的心理战术,把责任甩给别人,自己却装作无辜。可问题在于,谁在推动“台独”?谁在引入外部势力?谁在不断挑衅国家主权? 这些问题赖清德避而不谈,反而把锅全甩给大陆,这种操作,只能说是政治上的小聪明,骗得了一时,骗不了长远。 更讽刺的是,他的这套言论恰逢亚太局势微妙时期。美国最近在中东问题上焦头烂额,日本也正经历经济和政治多重压力,赖清德却在这个档口跳出来蹭热点。 说穿了就是想扩大自己的国际话语权。但问题是,台湾不是一个独立国家,不具备参与国际政治的主权主体资格。 任何试图通过“国际话题”来推动“台独”的操作,都是在挑战一个中国原则,都是在玩火。这不仅无助于台湾安全,反而会让局势更复杂。 从历史来看,类似的言论早就不是第一次出现。陈水扁时期、蔡英文时期,凡是有国际热点,就会有人跳出来“关切一下”,然后再顺势抛出“台湾有事就是世界有事”的论调。 这一切操作的核心逻辑就是制造恐慌、转移焦点、扩大影响。赖清德不过是接过了这套剧本的最新版本,招数没变,只是换了个说法。 真正关心台海和平的人不会在国际局势不稳的时候火上加油,更不会拿台湾2300万人当政治筹码。所以说,赖清德的这番言论,看似在关心国际秩序,实则是借壳上市的“台独”宣传。 他并不真的在意中日关系,也没打算推动区域和平,他只是把这些话题当成自己的政治工具。当一个政治人物习惯了用国际议题包装自己的内部诉求。 那说明他已经习惯于站在现实之外指指点点,而不是脚踏实地解决问题。这种人最可怕,因为他们说得再多、喊得再响,都不会为台湾带来真正的安全和发展,反而只会让台海局势更加动荡。 换句话说,与其说赖清德是在呼吁和平,不如说他是在制造噪音。

0 阅读:608

评论列表

带你一起看风景

带你一起看风景

2
2025-11-18 17:26

赖就是空气。

杰哥

杰哥

1
2025-11-18 19:40

湾湾其他人不斩首,一定要把赖清德审判并斩首!

猜你喜欢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