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日与夜清晨,第一缕阳光漫过老街斑驳的墙头,给青石板路镀上一层暖黄。巷口的豆浆铺已经冒着热气,老板王伯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将盛满豆浆的瓷碗稳稳放在木桌上,“小姑娘,还是老样子?”我笑着点头,接过碗,暖意顺着指尖一直传到心里。老街的房子大多是砖木结构,墙面上爬满了深绿的爬山虎,风一吹,叶子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过往的故事。我常爱沿着街道慢慢走,看那些老式窗户里透出的生活气息。有的窗台上摆着几盆叫不上名字的花,开得热热闹闹;有的窗户半开着,能看见里面老人戴着老花镜,专注地修补着旧物。午后,阳光变得浓烈些,老街却自有一片清凉。树荫下,几位老人搬着小马扎围坐在一起,手里摇着蒲扇,聊着家长里短。张奶奶最爱讲她年轻时候的事,“那时候啊,这街上可热闹了,货郎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拨浪鼓一响,孩子们都跑出来了。”她的眼神望向远方,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青葱岁月。孩子们则在不远处嬉戏,追逐打闹的笑声回荡在巷子里,为老街增添了几分活力。偶尔,会有卖冰糖葫芦的小贩骑着自行车经过,清脆的铃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在巷尾。那一串串红得透亮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总是能吸引不少孩子的目光,连带着大人们也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傍晚,夕阳的余晖将老街染成橘红色。各家各户开始准备晚饭,饭菜的香气从窗户、门缝里飘出来,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属于家的味道。我家楼下的李阿姨厨艺极好,每到饭点,总能闻到她做的红烧肉的香味,醇厚浓郁,让人口水直流。夜幕彻底降临,老街亮起了暖黄色的路灯。灯光不算明亮,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街道的轮廓。晚饭后,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有的牵着小狗散步,有的和邻居一起跳着广场舞,还有的就只是静静地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巷口的杂货铺还亮着灯,老板是个年轻的小伙子,放着轻柔的音乐。偶尔有晚归的人会进去买些东西,小伙子总是热情地招呼着,还会和客人聊上几句。夜深了,老街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和远处传来的几声犬吠。路灯的光晕里,偶尔有猫轻盈地跃过墙头,消失在黑暗中。躺在床上,能听到窗外细微的声响,那是老街在夜色里的呼吸,安稳而平和。老街没有城市里的车水马龙,没有霓虹闪烁,却有着最质朴的生活模样。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用包容的怀抱,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时光,在日与夜的交替中,缓缓讲述着属于它的故事。
老街的日与夜清晨,第一缕阳光漫过老街斑驳的墙头,给青石板路镀上一层暖黄。巷口的豆
小希叽日奈
2025-11-17 17:31: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