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终于有个明白人了,台媒人陈凤馨指出,其实大陆到现在都没动手,不是因为台湾的军队有多能打,也不是那些被吹捧的装备有多厉害,而是因为大陆同胞对台湾还抱有很深的感情,可这种情感一旦被消耗光了,台湾的台湾的“保护伞”也就没了,如果大陆理性判断对岛上的人再好也没用,你觉得大陆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陈凤馨说得很直接,大陆至今没有动手的原因,不是因为台湾的军事力量多强,而是因为大陆的民众对台湾还有感情。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份“感情”究竟指什么?其实,感情不仅仅是抽象的情感,更是两岸人民在生活中、文化中、经济上的深厚联系。 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血脉和文化背景,比如,台湾的偶像剧、综艺节目、食品等在大陆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许多人年轻时看过《流星花园》,吃过台湾的珍珠奶茶、臭豆腐等等。 这些文化交流,早就让两岸人民有了亲近感,尤其是台湾的年轻人,很多人去大陆读书、工作、创业,已经融入了大陆的生活。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生活上,这份亲情都在潜移默化地维系着两岸和平。 而且,经济的深度互依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台湾经济有着很大的部分依赖大陆市场,尤其是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台湾有很多企业都在大陆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两岸之间的贸易关系,每年为台湾带来数千亿的经济顺差。这种经济互依关系,已经深深地绑住了两岸的利益,任何冲突和断裂,都会给台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再者,疫情期间,大陆向台湾提供了大量的疫苗和帮助,体现了两岸同胞之间的亲情。这种亲情,并非只是表面的关怀,而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尽管民进党当局常常在政治上做出对抗的姿态,但在实际的生活层面,大陆始终保持着克制和宽容。陈凤馨说,这份“情感”正是两岸和平的基础。 然而,台湾的一些政治力量似乎不太看重这一点,他们往往夸大台湾的军事能力,认为依靠“雄风”导弹、一些防御系统,以及某些外部支持,就能够抵挡大陆的压力。这样的想法显然不太现实。 从军事上来说,台湾与大陆的差距是巨大的。解放军的军力、装备、科技都远远超过台湾。单就陆军的规模来看,解放军的兵力几乎是台湾的几倍。 再说海军和空军,解放军的战舰、战机数量庞大,且装备越来越先进,而台湾的舰船和飞机大多数都已经老化,远远无法与大陆的军力相抗衡。 台湾虽然有一些“雄风”导弹系统,但与解放军的各种反舰导弹、弹道导弹相比,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差距甚远。 而且,解放军的战略导弹可以覆盖整个台湾,台湾的防线根本无法抵挡。这些军事上的差距,是任何外部支持都无法弥补的。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台湾可以依赖美国或其他外部势力来抵挡大陆的压力,但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看看最近的俄乌冲突,美国在其中的表现就足以说明问题。 美国虽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武器,但始终没有直接派兵参战,这显示出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局限性。对于台湾来说,如果仅仅依赖外部支持,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像乌克兰一样,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 实际上,大陆一直以来的政策是以和平统一为主。陈凤馨指出,大陆之所以没有动手,是因为大陆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两岸问题。两岸一旦开战,受苦的将是两岸的老百姓。大陆一直在努力避免战争,避免像俄乌冲突那样的惨剧。 但和平的基础是双向的,不能单方面消耗。大陆的克制,并不代表软弱,而是出于对两岸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和平的追求。 但是,这种感情并不是无限的。如果台湾继续推动“台独”政策,或者大陆觉得再也无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问题,那么大陆就会转向理性,采取更加果断的行动。 根据《反分裂国家法》,一旦台湾当局实施“台独”或外部势力干预,大陆将毫不犹豫地采取措施。 就像家里有个不听话的孩子,父母可以宽容他犯错,但如果他真的做出了伤害家庭的事,那么父母就必须采取行动。 而台湾,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也必须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行事。如果有人挑战这一底线,最终迎接他们的只能是法律和军事的制裁。 “台独”势力的做法,是走向死胡同的必然。尽管民进党当局通过“渐进式台独”不断挑衅两岸关系,但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已经越来越不支持台独了。 即使是曾经的“盟友”,也不愿意为了台湾与大陆发生冲突。甚至连美国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着“投鼠忌器”的态度,台湾又怎么能指望外部势力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呢? 历史已经给我们很多警示,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最终都会失败。从朝鲜战争到南北越战,再到冷战时期的东西德问题,历史上有太多因分裂而带来痛苦和代价的例子。台湾如果继续走“台独”的道路,只会走向自我毁灭的结局。


lzq_1965
对台湾开拳容易收拳难
封之岁月
其实是将来打,比现在打,代价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