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这招“借花献佛”,把俄罗斯的冻结资产利息变成炮弹! 今天这操作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丹麦给乌克兰送了8.3亿欧元的军火,埋单的居然是俄罗斯自己!钱从哪儿来的?就是欧盟冻结的俄罗斯资产产生的“意外收益”。简单说,就是拿你的钱生利息,再用利息买武器对付你。这算盘打得,隔着大西洋都听得见。 俄罗斯被冻结的资产高达2100亿欧元,大部分藏在比利时欧洲清算银行。这些钱每年能产生几十亿欧元利息。欧盟现在不直接动本金,而是把利息截胡了——美其名曰“意外收益”。丹麦这8.3亿欧元,就是第二笔从这种收益里掏出来的军援。 更绝的是,欧盟还打算玩票大的:计划用1400亿欧元冻结资产做抵押,发债给乌克兰当“战争贷款”。要是未来俄罗斯不赔款,这债可能就不用还了! 对西方来说,这招简直是“一石三鸟”:既不用动本国纳税人钱包,又绕开了国内议会扯皮,还能快速给乌克兰输血。丹麦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这次高调牵头,明摆着想把这操作变成常态。 但真有这么轻松吗?比利时都快急哭了——俄罗斯近2000亿资产存在它的欧洲清算银行,万一莫斯科反手一个报复,比利时首当其冲。所以欧盟现在一边喊着“团结”,一边拼命搞法律免责条款,生怕被俄罗斯告到倾家荡产。 西方一直标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但这回亲手把招牌砸了。银行从保险柜变成了“共享钱包”,存钱的人今天可能是客户,明天可能就成了提款机。 俄罗斯已经反手冻结了欧盟国家的对等资产,但更长远的影响是:中国、印度这些国家,以后还敢放心把钱存欧洲银行吗?金融信任就像玻璃,碎了可就难拼回去了。 表面看欧盟“赢了当下”,但内部分裂藏不住。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直接说“乌克兰赢不了”,斯洛伐克停了军援。就连法国、德国也悄悄强调“外交解决”。 用冻结资产当武器,短期能缓解乌克兰压力,但长期可能把欧洲拖进更复杂的金融战。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崔洪建点破了真相:欧盟正在牺牲自己的金融信用,换一场看不到终点的赌局。 今天俄罗斯的遭遇,明天未必不会落在别人头上。当金融工具被政治化,所谓的“规则”就成了随时能撕的废纸。这代价,未来谁付得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罗斯资产动用 俄罗斯资产冻结 俄罗斯资产解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