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卸任俩月的英国军情六处前局长摩尔直接给俄乌局势甩了个大瓜,接受采访时毫不含糊的

青橘小罐 2025-11-17 10:23:16

刚卸任俩月的英国军情六处前局长摩尔直接给俄乌局势甩了个大瓜,接受采访时毫不含糊的说,凭他卸任前掌握的核心情报,普京根本没半点谈判的心思就是要硬刚到底。   一个是英国军情六处前局长摩尔的公开表态,这位干了五年情报头子的资深人士说得很直白,普京根本没打算谈判,他要的不是地盘,是把乌克兰变成像白俄罗斯那样听话的“跟班”。   更关键的是,美国情报部门也跟着印证了这个判断,说想让普京坐回谈判桌,光靠外交喊话没用,得有实打实的压力。   可就在乌克兰最需要“加码支持”的时候,欧盟那边又掉了链子,原计划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给乌克兰发1400亿欧元“救命钱”,这笔钱本是用来买弹药、撑战局的,却因为内部吵翻天,把决定推迟到了12月。   一边是对手“不谈判”的强硬态度,一边是救命钱迟迟不到位,乌克兰的处境一下变得凶险起来。   要明白这1400亿欧元有多关键,得先看看乌克兰现在的战场处境。   赫尔松前线闹得沸沸扬扬,乌克兰说收复了市区,俄罗斯说主动撤到河东岸,可不管真相如何,能确定的是双方都打不动了。   有前线士兵透露,现在炮弹得省着用,以前一天能打几千发,现在最多几百发,不少据点因为缺弹药丢了又抢、抢了又丢。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自己的军工厂早就被炸得差不多了,武器、弹药甚至冬装,基本都靠西方援助。   摩尔在采访里也点破了,乌克兰军工其实还有闲置产能,就是缺资金启动,这笔1400亿欧元正好能补上这个窟窿,可现在一推迟,等于把重启产能的计划也搁置了。   欧盟这笔钱卡壳,表面看是“内部分歧”,实则是各有各的小算盘。   最跳出来反对的是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一直跟俄罗斯走得近,说“用冻结资产给乌克兰放贷不合规矩”,其实是怕得罪俄罗斯断了自家的能源供应。   德国和法国看似支持,心里也犯嘀咕:德国工业本来就受能源危机影响,怕援助太多拖垮自己,法国则担心钱给了乌克兰,却没法保证能收回,毕竟现在乌克兰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还有些东欧小国,嘴上喊着要强硬对俄,真要出钱的时候又往后缩,觉得“凭啥大国不出头,我们要跟着掏腰包”。   就这么吵来吵去,原本板上钉钉的援助,硬生生变成了“十二月再议”。   更让人揪心的是,欧盟这一拖,可能会让战场天平彻底倾斜,俄罗斯那边早就看清了这点,最近没再强攻,反而开始“拖时间”,一边加固防线,一边把国内的工厂转成军工生产,慢慢囤积弹药。   反观乌克兰,要是12月前弹药和资金跟不上,不仅没法再组织大反攻,连守住现有阵地都难。   美国虽然也表态要支持,但最近国内忙着选举,对乌援助的提案在国会也卡着,能给的支持很有限。   摩尔说的“强力施压才能逼普京谈判”,现在看来更像一句空话,因为施压的一方先“掉了链子”。   不过局势也不是完全没转机,欧盟内部也有清醒的声音,比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警告,要是这钱不到位,之前的援助可能都白费,还会让俄罗斯更嚣张。   而且俄罗斯虽然表面强硬,但长期战争也让其经济压力不小,要是欧盟能尽快达成一致,加上乌克兰把援助用在刀刃上,战场态势还有反转的可能。   说到底,战争从来不是只拼武力,更是拼后勤和团结,欧盟要是连援助都拧不成一股绳,不仅救不了乌克兰,也会让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打折扣。   援助的延迟从不是数字的博弈,而是立场的摇摆;团结时的底气,才是谈判桌上最硬的筹码。

0 阅读:552

猜你喜欢

青橘小罐

青橘小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