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新战报! 11月17日最新战报来了,俄罗斯说他们又控制了扎波罗热地区的两个定居点,乌克兰则宣布成功袭击了俄罗斯西南部萨马拉州的古比雪夫炼油厂引发大火同时还确认了之前对梁赞州炼油厂的打击效果显著 。 俄军此次控制的是扎波罗热地区的雷布诺耶等两个居民点,这些据点紧邻乌军补给要道,拿下后直接压缩了乌军的活动范围。俄军靠战术航空兵、导弹兵和炮兵协同打击,还击落了乌军197架无人机和多枚火箭弹,推进过程中针对性清除了乌军部署点。 被袭击的是萨马拉州新古比雪夫斯克炼油厂,11月16日夜间遭乌军密集无人机打击,现场燃起数十米高的火球,浓烟和爆炸声在半个城市都能听到。这座炼油厂是俄方重要能源设施,虽未被完全摧毁,但破坏程度不小,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产能。 梁赞州炼油厂的受损情况也得到确认,核心的原油蒸馏装置和储油罐都被击中。这类装置是炼油的关键设备,修复起来既费时间又耗资金,直接影响该厂成品油的供应能力,进而波及相关区域的能源保障。 乌军这次袭击用的主要是Liutyi无人机,这款无人机经过改装后航程能超1400公里,弹头重量在50-75公斤,靠惯性导航加卫星校正实现精准打击。美方还向乌军提供了俄罗斯能源设施的定位情报,帮着规划规避雷达的航线。 俄军这边也在加码应对,2025年把联邦预算的40%投入军事与安全领域,国防开支占GDP比重预计达7.2%。“沙赫德”式无人机年产量已达3万架,还计划2026年翻倍,靠大规模无人机饱和攻击消耗乌军防空系统。 扎波罗热的推进看着顺利,俄军也有隐忧。战线拉长后后勤压力陡增,拿下的定居点需要分兵驻守,进攻势头容易被牵制。乌军正面防守吃力,就专攻俄方后方能源设施,这种打法确实戳中了俄军的补给软肋。 持续一千多天的冲突造成了消耗战,双方都没占到绝对便宜。俄军虽能拿下部分据点,但能源设施接连遭袭,截至9月底已有38%的炼油能力停产待修,国内部分地区出现汽油短缺,还得限购和进口补充。 乌军靠外援和远程打击撑着,可无人机、导弹这类装备越打越少,全靠外部补充才能维持攻势。基辅等城市也常遭俄军无人机和导弹袭击,平民生活受影响,两边受苦的都是普通民众。 国际社会的态度也很分裂,美方一边给乌军提供情报支持,一边又担心油价上涨影响全球市场;欧盟各国想援乌,又怕局势进一步失控,陷入两难境地。 这种互相攻击基础设施的打法没有赢家,你占我的据点,我炸你的炼油厂,最后只会让仇恨加深、损失扩大。战争带来的只有破坏和苦难,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武器和攻势。 不管双方战术多巧妙,投入多少资源,最终买单的都是无辜百姓。只有放下对抗、回到谈判桌,才有可能让局势降温,让大家重新过上安稳日子。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