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已经四次把土地归还给中国了,到现在我们一共收回了多少?这么说吧,四次加起来差不多有一百九十五平方公里左右。 2008年10月14日,在黑瞎子岛上,中俄两国的工作人员在岛上揭开了新的界碑,这一刻意味着多年谈判的成果终于变成了现实。 按照协议,俄罗斯把黑瞎子岛西部和整个银龙岛一同移交给中国,总面积达到一百七十四平方公里。 就在同一天,中俄双方交换了外交文书,《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正式生效,两国的边防部队从此按新的国界线履行职责,长达四千多公里的边界到此完全确定,一个悬了几十年的问题,终于落下帷幕。 2004年,中俄双方签署了《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那是整个边界谈判的关键转折,这份协议明确了黑瞎子岛的划分方案——中国获得靠本国一侧的一半,而银龙岛则全部归中国。 这项决定并非轻松达成,双方团队在谈判桌上反复磋商多日,最终以互相尊重的方式找到了解决之道,这不仅让困扰多年的归属争端尘埃落定,也让两国之间多了一份信任的基础。 接下来的几年,是让协定“落地”的过程,2008年夏天,俄罗斯宣布完成了对岛屿的实地勘界工作,军队也开始从交接区域撤离。 当时俄方还特别说明,士兵的安置和调防都在有序进行,确保八月份能顺利启用新的边防线。经过这些准备,十月份的正式交接才有了条件,每一个脚印、每一次标线,都在把谈判桌上的文字一步步变成现实。 往更早追溯,1992年可以算是中俄边界谈判的开篇,那一年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选择继承与中国的既有协定,并开始兑现1991年签署的《中俄国界东段协定》。 他们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的几个小岛交还中国,虽然面积不大,但意义非同寻常,这是双方通过协商解决历史问题的第一次真正实践,也让彼此看到了用和平方式处理遗留矛盾的可能性。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中俄就开始围绕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四轮协商跨越了整整四十多年。中间经历过冷淡与摩擦,但最终双方都选择了回到谈判桌前。 平等、互让、尊重历史成为贯穿始终的原则,正因为坚持了这样的态度,中俄才能在所有争议地段上找到平衡点,把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彻底解决。 这场历经数十年的边界调整,结果看似只是一百九十五平方公里的变化,但它带来的影响早已超出土地本身。 从那之后,中俄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更稳定的时期,边界的确定让合作没有了后顾之忧,类似“黑瞎子岛模式”的做法,证明了通过和平谈判完全可以解决国家之间的领土矛盾。 在国际社会上,这样的案例本就不多,它提醒人们,哪怕问题再复杂,只要肯坐下来谈,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 从九十年代初的河中沙洲,到2008年的界碑揭幕,中俄用了几十年时间把边界线一寸寸定了下来,这是一种耐心,更是一种政治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