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江苏常州,92岁老人被55岁的儿子暴力殴打,惨叫不止,事后,老人

辨案析历 2025-11-15 19:52:15

可怜天下父母心!江苏常州,92岁老人被55岁的儿子暴力殴打,惨叫不止,事后,老人对此并不计较,但民警还是给儿子戴上手铐。老人做完检查回家后,得知儿子被民警拘留,她赶紧拿出500元积蓄,还要到派出所把儿子“赎回来”。邻居:老人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对儿子极为宠溺,从小养成了脾气差的毛病。民警:这不是脾气差的问题,打人行为已经涉嫌犯罪,目前被刑拘。 据华商报报道,55岁的男子杨某中在家殴打92岁的母亲杨老太,男子多次挥拳打杨老太面部,还狠狠揪着她的头发,完全不顾杨老太发出凄惨的叫声。 即使这样,杨老太还是拿出她的500元积蓄,执意要去派出所“保释”殴打自己的儿子杨某中。 这一幕,让邻里既心疼又唏嘘。 事发当天傍晚,杨老太因老年痴呆健忘,找不到梳子便随口念叨了几句,怀疑是儿媳妇收起,不料引发儿子杨某中暴怒,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民警接到群众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只见杨老太瘫坐在地,嘴角挂着血渍,眼神满是委屈。 杨某中仍怒气未消,念叨着母亲没事找事。 经了解,杨老太20多年前丧夫,独自拉扯大四个女儿和最小的儿子杨某中。 因老来得子,她对杨某中极为宠溺,幼时想要什么都尽力满足,姐姐们也处处迁就,即便他犯错,杨老太也舍不得苛责。 这份无底线的纵容,让杨某中养成了火爆脾气,一点不顺心便容易发火。 杨某中一生经历三次婚姻,第一任妻子离婚后留下一子,第二任妻子病逝后留下一个残疾儿子,现任妻子育有一幼子仍在上学。 三个孩子从小到大,均由杨老太一手带大。即便后来患上老年痴呆,她也始终惦记着孙子的零食和儿子爱吃的菜,默默为这个家操劳。 事后,杨老太被送往卫生院检查,确认没有大问题后,便急着出院。 她刚到家得知儿子被刑事拘留,杨老太瞬间慌了神,反复念叨不怪他,儿子只是脾气不好。 杨老太担心儿子患有糖尿病、身形瘦弱,在里面难以承受,她赶紧翻出省吃俭用攒下的500元零钱,执意要去派出所“赎”儿子。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杨某中已经不是脾气差的小事,而是涉嫌刑事犯罪,目前已经被刑事拘留。 一把年纪还在为儿子操心,甚至被家暴后依然选择原谅,老人的母爱让人动容,可这份无底线的宠溺,最终却酿成了这样的结局,实在让人惋惜。 都说惯子如杀子,过度的纵容从来不是爱,只会让孩子失去敬畏之心,最终既伤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杨某中因生活琐事与92岁母亲发生口角后,连续挥拳击打母亲面部、揪扯头发,该行为完全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其暴力行为直接作用于老人的身体要害部位,且老人已年逾九旬,身体耐受度远低于常人,很可能已经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老人一味的纵容儿子,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儿子不知感恩,被民警认定其行为涉嫌犯罪并予以刑拘,恐怕至少要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老人不知道的是,她的谅解只能减轻儿子的法律责任,并不会免于处罚。 《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老人被殴打后不仅不予追究,还试图拿出500元积蓄“保释”儿子,体现了被害人对杨某中行为的谅解,但这并不影响案件的刑事定性。 根据刑事诉讼相关规定,被害人的谅解属于重要的酌定量刑情节,法院在审理时会结合杨某中是否认罪悔罪、是否赔偿老人损失、老人的谅解意愿等因素,综合判断是否从轻处罚,但这绝不能否定其行为本身的犯罪属性,也无法免除其刑事责任。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采取刑事拘留,说明杨某中殴打母亲的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至于结果到底如何,还要等法院的判决。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辨案析历

辨案析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