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刘翔跨栏夺冠后,开发商送他一套225万的房子,他豪气地送给教练,不料,房价竟一跃涨至千万,记者脱口而出:“后悔吗?”他的一句话让人赞叹不已! 很多人聊起上海普陀区那套房子,第一反应不是房价,而是刘翔和他的选择,房子从当年的225万涨到后来的千万级。 数字变来变去,但大家最关心的,其实是一个看起来很尖锐的问题,刘翔把这套房子送出去,会不会后悔? 故事要从最开始说起,2004年,刘翔在雅典跑出12秒91,把中国男子田径带上了奥运冠军的最高领奖台。 这在当时,是能让所有人沸腾的历史性一刻,为了奖励他,开发商送了一套150平的房子,在上海房价还没爆发的年代,这个奖励已经属于非常夸张的规格。 门牌号还特地选了“1101”,一看就知道是为他量身设计的,按理说,这样的奖励谁都会珍惜,但刘翔拿到钥匙后,几乎没有犹豫,就决定把房子转给自己的教练孙海平。 他不是客套,也不是冲动,而是想做一件自己心里早想做的事,因为刘翔知道,这套房子背后真正对应的,是教练这些年倾注在他身上的所有心力。 孙海平从刘翔13岁起就带着他,当时的刘翔还不是跨栏选手,只是个跳高的小孩,是孙海平发现了他的潜力。 从那之后,教练几乎把全部时间都押在了这个孩子身上,训练计划是为他量身做的,栏架是孙海平每天提前调好的,比赛前后的分析,教练要一个视频一个视频地啃。 生病的时候他背着往医院跑,熬夜守着,生活上大大小小的事情,他也能帮就帮,反过来看教练自己的生活,却很朴素。 他和家人挤在几十平的老房子里,条件远不如弟子光鲜,刘翔一直记着这件事,所以等房子到手,他觉得把它交给教练,是理所当然的事,对他来说,那不是奖励,而是师徒感情的一部分。 时间往后走十几年,上海的房价变得让人不敢想,那套房子也跟着涨到了千万级。一些人看着数字冒出来问:“你现在会不会觉得当初太冲动了?房子值这么多钱了。” 刘翔的回答很简单:“从来没有”,他一直觉得,能遇到一个真正愿意帮你、陪你、信你的老师,比房子贵得多,更何况在他最难的时候,是孙海平一直站在他那边。 北京奥运他退赛被骂得最狠时,孙海平在发布会上哭着为他讲话,伦敦那次摔倒,大家都懵了,也是教练第一时间冲下去把他抱起来,那种支持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所以房子涨价也好,别人议论也好,对刘翔来说都不是问题,他把房子送出去,是心甘情愿,也是发自本心。 而这套房子到了孙海平手里,也没有变成可以买卖的“资产”。他真的住进去,并把那里当成了一个陪伴自己大半生记忆的地方。 他说过,看着这套房子,他觉得比拿奖都开心,因为这不仅是居住的地方,更是一段师徒情谊的落点。 于是,这套房子就这样变成了一个不会进入市场的存在,它没有经历买卖,却比绝大多数房产更有重量,它记录的不只是一个冠军的荣耀,还有两个人几十年来彼此扶持的故事。 说到底,这件事真正让人记住的,不是房价涨了多少,而是刘翔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件事: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也比时间更能留下痕迹,而这套房子,就是那份情感最朴素、也最坚定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