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2爆冷巴西,韩国2-0玻利维亚,我们呢?连一场像样的热身赛都没捞着。” 6月国际比赛日,日韩把南美劲旅当陪练,中国队办公室里的A4纸还在走“选帅流程”。 足协原计划砸500万美元请奎罗斯,预算卡壳,半年过去,一折改租邵佳一——200万人民币,零国家队主帅履历,连发布会都省了。 阿根廷、塞内加尔原本在对面空出档期,谈判桌这边没人拍板,韩国足协顺手牵羊。 球迷把日历撕到9月,发现国家队正式比赛前零热身,像极了临时抱佛脚却连佛都约不到。 2005年日本足协就写下“每年至少踢6支欧美强队”的军令状,今天他们的小孩把五星巴西踢得满地找牙。 我们的大人还在论证“要不要请外教”。 差距不在脚下,在办公桌:别人按分钟排赛程,我们按月份走流程;别人用比赛喂经验,我们用PPT喂领导。 当一支球队的管理重心是“程序正确”,球场上的比分自然“政治正确”——稳输。 所以,别再怪球员停球三米远,也别说中国足球没有天才。 天才都在会议室门外等签字,等没了少年,等成了伤仲永。 想重返“中韩日三强”? 先把办公桌搬到球场边,让足球决定足球,而不是让流程决定结果。 否则下一次刷屏的,还是别人家的爆冷,我们的爆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