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黄昏,台北阳明山,90岁的张学良吐着烟圈,忽然开口对身边的人说道:“杨虎城被老蒋灭门,只因西安事变真正的主角是他。” 说这话时,老爷子手指间的香烟都在发颤,烟圈飘在山风里打着转儿,像极了他这辈子绕不开的那些弯儿。张学良老家在辽宁海城,1901年生下来就跟着张作霖在军营里混,枪子儿听着长大的。他爹是“东北王”,他自然是少帅,十来岁就跟着学那些带兵打仗的门道,骑马打枪样样来得。 到了20年代,老张有意栽培他,慢慢就把东北军的大权接了过来。1928年皇姑屯那声巨响,老张没了,27岁的张学良硬是咬着牙撑起了东北的天。那会儿日本人盯着东北虎视眈眈,他琢磨着不能让老张家的基业毁在自己手里,干脆一跺脚搞了东北易帜,归顺南京政府,国旗都换成了青天白日满地红。 可谁能想到,1931年九一八炮响,他下了道“不抵抗”的命令,东北军一枪没放就撤到了关内。这事后来被人骂了半辈子,可他晚年说起来直叹气:“那会儿部队装备差太远,硬拼就是拿鸡蛋碰石头。”带着几十万弟兄进了关,转头就被拉去打内战,今天剿这个明天打那个,手里的枪杆子对着自家人,心里头堵得慌。 1935年秋天,他被派到陕西当西北剿匪副总司令,这才跟杨虎城打上了交道。老杨是陕西本地人,部队根基深,俩人一开始还客客气气,后来发现脾气挺对路。那会儿红军刚到陕北,老蒋催着他们赶紧“剿共”,可打了几仗下来,东北军损兵折将,张学良看着手下弟兄们一个个倒在自家土地上,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 “都是中国人,为啥非要打来打去?”他跟杨虎城掏心窝子说这话时,老杨正擦着枪,听完把枪往桌上一拍:“汉卿你说得对!日本人都快骑到脖子上了,再这么打下去,咱们都得成亡国奴!”就这么着,俩人越聊越投机,从偷偷给红军送药送粮,到后来干脆合计着要逼老蒋抗日。 那会儿张学良心里清楚,杨虎城比他更豁得出去。老杨是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性子烈,眼里揉不得沙子,好几次拍着桌子说要跟老蒋摊牌。“他比我有骨气,”张学良弹了弹烟灰,眼神飘向远处的云海,“我那会儿还想着能跟委员长好好商量,是他一次次提醒我,老蒋那人心眼小得很,不给他来硬的根本没用。” 后来的事大家伙儿都知道了,1936年12月12日,西安城里一声枪响,俩人把老蒋给扣了。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可张学良到了晚年才敢说,其实那会儿真正拿主意的是杨虎城。“我是东北军的头,他是十七路军的主,论起在西北的根基,我不如他。要说逼蒋抗日的决心,他比我更坚决。” 烟抽完了,张学良把烟蒂摁在石桌上捻了捻,秋风卷起几片落叶,在他脚边打着旋儿。“老蒋这人记仇得很,他知道杨虎城才是硬骨头,放了我却把老杨一家子都害了。”说到这儿,老爷子突然咳嗽起来,咳得腰都弯了,旁边人赶紧递水,他摆摆手,望着大陆的方向,眼眶红得像要滴血。
1990年黄昏,台北阳明山,90岁的张学良吐着烟圈,忽然开口对身边的人说道:“杨
活泼暖阳
2025-11-15 09:54:45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