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断三千五百亿美元的投入!十一月十一日,美国正式关闭了对乌克兰的“输血”管道。这不是“撤退”,这是“战术换防”:美国从“付款人”变成了“收款人”,而北约被强行推上了“付款席”。 美国的逻辑很清晰:这场代理人战争已经消耗了美国三千五百亿。特朗普的摊牌,就是对这笔“战略投资”的强行“止损”。所谓的盟友关系,在“美国受损”的账单面前不堪一击。 可这种“釜底抽薪”难道不是一种战略自杀吗?乌克兰的战线完全依赖美国的武器和资金维持。一旦“输血”停止,前线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乌克兰战败,俄罗斯将彻底控制黑海北岸,美国投入的三千五百亿岂不是打了水漂?一个崩溃的乌克兰,如何让北约“付款”? 这正是对特朗普“交易”本质的误读。必须看清,特朗普的算盘里,乌克兰的“胜负”根本不是核心变量,北约欧洲成员国的“恐惧”才是。美国停止付款,不是要让乌克兰“赢”,而是要让欧洲“怕”。 当美国的“保护伞”突然撤离,直面俄罗斯军事压力的将不再是华盛顿,而是柏林、巴黎和华沙。乌克兰战线的崩溃,对美国是“止损”,对欧洲却是“火烧眉毛”的“安全休克”。欧洲本就面临巨大的援乌压力,美国此举,就是要把这种压力“极限化”。 特朗普的潜台词是:“你们的战争,你们自己买单”。美国花了三千五百亿,已经把俄罗斯的“威胁”彻底激活了。现在,美国要做的,就是把这个“被激活的威胁”打包卖给北约。“他们通过北约向我们付款”——这才是特朗普的真正目标。他宣称自己“结束了八场战争”,潜台词就是他结束了美国的“免费午餐”供应。 这不是盟友的“抛弃”,这是一场冷酷的“资产交割”。美国正在从“地缘政治的担保人”,退化为“地缘安全的军火商”。至于泽连斯基政府,他们从头到尾高估了自己的“盟友”地位,低估了自己作为“金融杠杆”的真实价值,过度依赖的下场,就是沦为这场“战术换防”的牺牲品。 你怎么看美国的这场“战术换防”? 我的分析,不看热闹,只看门道!最后,希望大家能点击关注,您的点赞关注和评论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感谢大家的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