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乌克兰消息! 2025年11月14日基辅市市长克利奇科通报,防空警

溪水边洗衣 2025-11-14 22:03:38

快讯!快讯! 乌克兰消息! 2025年11月14日基辅市市长克利奇科通报,防空警报突然响起,持续了很久,克利奇科市长在电视上说俄军又来炸基辅了,用的无人机和导弹被防空系统拦截了半天,还是有碎片掉下来砸中第聂伯罗区一栋居民楼,导致11个人受伤,好几栋楼着火,最麻烦的是暖气管被震断,整片区域都没了暖气。 ​以前乌克兰空军能打下大部分无人机,现在做不到了,官方没公布具体数字,但房屋确实被炸了,有人猜测是电子干扰太强,也有人说是导弹储备不足,普通居民不在乎技术细节,他们只想知道,警报响了,房子怎么还是塌了。 ​北约提供的弹药数量比去年减少近六成,他们声称完成了一半的供应承诺,但没人说明这个“一半”是按什么标准计算的,如果按照当前战场每日消耗量来算,这点支援根本撑不住前线需求,哈尔科夫和顿涅茨克地区仍在持续交火,弹药优先调配至这些区域,基辅的供暖管道维修工作便无人接手处理。 ​天气早就冷下来了,白天降到零下三度,晚上更加冻人,暖气一停,老人在家里打哆嗦,医院靠着发电机维持呼吸机运转,儿科门诊排队的人越来越多,红十字会没发布新数据,但内务部之前提过,全国有两百多个地方只能勉强供暖,也就是温度根本不够,凑合着过,战争之中,武器和暖气都重要,平民没有选择,只能等着。 ​官方报告总是提到发射了多少导弹,拦截了多少无人机,统计了伤亡人数,却从不说战争让多少孩子没法上学,多少老人因为寒冷住进医院,维修工人是否敢冒着炮火爬上屋顶修理暖气管,这些事没人去计算,也没人愿意提起,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在战争的描述里,这些内容显得不够体面。 ​那天晚上,我朋友住在第聂伯罗区,他说家里黑漆漆的,手机信号时有时无,他老婆抱着孩子缩在被子里,窗户玻璃震裂了,冷风从缝里钻进来,他说这不是打仗,是生活突然断了线,导弹落下来时,城市不是在抵抗,是在慢慢变冷。在这寒冷与黑暗交织的日子里,基辅的街头愈发冷清。曾经热闹的集市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偶尔有几个人影匆匆走过,也是裹紧了身上单薄的衣物,眼神里满是恐惧与迷茫。 孩子们不再有欢声笑语,他们只能在昏暗的角落里,听着大人讲述那些遥远的和平故事。每一声警报响起,他们都会本能地蜷缩起来,小小的身体因恐惧而瑟瑟发抖。学校早已停课,知识的殿堂变成了一片死寂,那些渴望学习的眼神,被战争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而那些本该在温暖家中安享晚年的老人们,却只能在冰冷的房间里,与病痛和孤独为伴。他们回忆着往昔的美好时光,泪水在浑浊的眼眶里打转。医院里,医生们在有限的资源下,竭尽全力地救治着每一个病人,但面对不断增加的患者,他们也感到力不从心。 红十字会和慈善机构的物资运输困难重重,道路被战火破坏,随时都有可能遭遇袭击。志愿者们冒着生命危险,将一点点物资送到那些最需要的人手中,但这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战争仍在继续,每一次的空袭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这座城市的心脏上。基辅,这座曾经美丽的城市,如今千疮百孔,人们在绝望中苦苦挣扎。他们不知道这场战争何时才能结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等到生活重新“连线”的那一天。也许,只有当和平真正降临,那些被战争掩盖的伤痛,才会慢慢愈合,这座城市才能重新焕发生机。

0 阅读:1
溪水边洗衣

溪水边洗衣

感谢大家的关注